我國出口美國紡織服裝主要類別分析
目前,美國的年人均纖維消費量超過20公斤,其80%以上的紡織品服裝從外國進口,是全球最大的紡織品服裝進口國,而中國是向美國出口紡織品服裝的主要國家之一。自2005年配額取消以來,中美紡織貿易走過了一條不尋常的道路。配額取消、數量激增、數量限制、平穩增長,中美紡織貿易協議創造了穩定的貿易環境。
由于紡織品服裝生產和加工的專業性,任何一個出口企業都只能在某一個領域發揮自己的特長,因此,了解和分析美國市場的消費和進口特點,使自己的企業揚長避短,更加適應競爭激烈的市場,提高企業的自我競爭力。
一、我出口美國紡織品服裝不斷增長
中國海關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1~9月,中國對美國出口紡織品服裝占出口總額的15.57%,,比上年同期增長25.55%。其中,出口服裝占出口總額的16.88%,較上年同期增加32.7%,排除轉口和運輸滯后因素,2007年中國大陸紡織服裝出口美國呈現平穩較快增長。歷年統計顯示, 2004年,對美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增幅為21.92%,2005年增幅為66.09%,2006年為18.14%,2007年1~9月為25.55%。
據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統計中心統計,設限的21個類別占我紡織品服裝出口美國總額的比重不足1/3。2007年1~9月,這21個類別產品出口美國約58.28億美元,占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的28.82%。據美國海關統計(截至12月17日)顯示,2007年對中國設限的21類紡織品中將近一半類別紡織服裝清關率已超過80%,而上年同期大多數紡織品清關率只有60%~70%。2006年和2007年的對美出口配額使用率普遍較低,設限紡織品出口美國仍有很大空間。可以預期,在2008年后不會再出現2005年那樣數量激增的局面。
二、我出口美國紡織品服裝主要類別
近年來,我國出口美國紡織品服裝依次主要為:常規型和敏感型兩種。
常規型:常規型產品是按照美國市場對我國進口的一般需求分類的,是指我出口美國市場的一般分類。目前,我出口美國市場的主要品種為:多樣化梭織服裝(占大約45%)、外衣化針織服裝(占35%)、系列化家紡產品(占約20%)三大主要品種;
一般來說,我國出口到美國的紡織品服裝中,服裝大約占70%,紡織品占30%。2006年,我國出口到美國的紡織服裝達219億美元,同比增長18%,其中,服裝為163億美元,占紡織品服裝對美出口總額的74%;紡織品為56億美元,占26%。如果按常規型的三大類來份,則2006年我出口美國的梭織服裝為76億美元(占全部出口美國的17%)、針織服裝58億美元(占36%)、家紡產品27億美元(占17%)。
敏感型:敏感型產品是指美國對我出口進行數量限制時期的商品,是美國需求量極大,或稱是美國消費者必須消費的產品,當然也是我出口美國的緊俏商品。由于2008年以前美方一再對我單方面設限,且給予的數量小,如棉制針織襯衫、棉制褲子等敏感緊俏類別商品的中國海關統計清關率一直保持接近100%。美國政府自對從中國出運的21類紡織品實施數量限制,包括11個類別服裝產品和10個類別紡織產品,其中16個類別為2005年一體化產品,5個類別為2002年以前一體化產品,主要為:棉制針織襯衫(338/9類)、棉制褲子(347/8類)、棉及化纖制內衣(352/652類)、棉制及化纖制胸衣(349/649)、合成纖維布(620)、襪子(332/432/632)、精梳棉紗(301類)、棉及化纖制梭織男襯衫(340/640類)、化纖制針織襯衫(638/639類)和化纖制褲子(647/648類)。這些商品是我國出口美國受歡迎的產品,今后的市場空間仍然很大,也是我國企業出一口美國品質已經成熟、價格存在上升空間、交貨駕輕就熟、成交相對輕松的品種。這些品種使我國的出口企業有了穩定性、可預見性、可持續擴大份額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