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紉機的發展--歐洲早期的縫紉機產業狀況
- 18世紀歐洲掀起工業革命的高潮,紡織業實現了機械化的大生產,隨之也對縫制機械化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各種縫制機械也應運而生。英國、法國等國家在縫紉機早期的研究和開發方面投入了巨大的財力和物力。
由于受美國及周邊國家的影響,英國WILLIANFREDERICTHOMAS公司于1854年開始系列化生產由美國發明家艾利斯豪發明的雙線鎖式線跡縫紉機,這也是英國第一臺系列化生產的產品。但真正被譽為"第一臺英國縫紉機"卻是1865年5月在《英國機械》雜志上公布的,1862年由GeorgeWhight設計的雙線鏈式線跡縫紉機。這臺縫紉機配上了機架臺板,已經接近現代家用縫紉機的式樣。另一家縫紉機制造商COMPANYSEWING公司在1870年開發了早期的自由臂鎖式線跡縫紉機,被稱為"歐洲人",上面有11世紀名媛GODIVE作其商標。1868年,蘇格蘭一家制造商KIMBALLMORTON用獅子作為外形,設計出新的獅子形踏板縫紉機,獅子頭部的鬃毛后面的縫紉機部件在1902年取得了專利。
法國巴黎的裁縫BarthelemyThimonnier(蒂莫尼耶)是一位自己設計、自己制造、自己使用縫紉機的發明家。以前他手工縫制一套西服需要23個小時,長期的勞動和惡劣勞動環境使他產生了發明一種機械來代替手工縫制的想法。1829年,他發明了機針帶鉤的鏈式線跡縫紉機,并開設了議和制造廠。1831年,蒂莫尼耶生產了80臺縫紉機,其中50臺供巴黎陸軍軍服廠使用,成為首批在服裝廠使用的縫紉機。
意大利ROCKWELLRIMOLDI(羅克韋爾·利滿地)公司是一家創立于19世紀初,以生產縫紉機為主的公司。其產品有850多種,主要有包縫、繃縫系列產品。另一家縫紉機制造公司NECCHI(南奇)從1919年開始生產普通家用縫紉機,1927年開始生產工業用縫紉機。1938年南奇公司率先推出多功能家用縫紉機,1955年生產出了"自動家用縫紉機"。
歐洲還有不少國家都曾生產縫紉機。如瑞士貝爾尼納公司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生產了高檔縫紉機,年產量達15萬臺,其中85%出口。另一家ELNA(愛爾娜)公司曾對家用縫紉機進行多次創新,率先實現了機電一體化。瑞典HUSQVARNA(赫斯克瓦納)公司于1870年就開始生產縫紉機,主要生產家用縫紉機,年產量約15萬臺,對縫紉機技術發展做出了貢獻。(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