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國縫制設備產業五大關鍵詞
標準宣貫
2007年1月初,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對浙江臺州的多家縫機骨干企業進行了標準化相關工作的調研。調研中發現,目前中國縫機業的標準化水平落后于發達國家,存在標準化缺失或滯后于行業發展、市場適應性不強、企業對標準化工作不夠重視、無標生產現象較為普遍等問題:如根據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實施條列)的規定,標準復審周期一般不超過5年,而在中國縫制機械行業目前的92個標準中,超過5年的標準71個,占77.1%,最長標齡已有20多年。很多標準已經難以適應行業發展的需要,產品行業標準體系相對比較落后,尤其是機電一體化相關標準、特種機標準和方法標準。正是看到了這一點,為企業更好地走向市場提供科學有序的基礎。3月13日,在廣州深圳舉行的中縫協八屆二次理事會上,將"標準宣貫年"定為2007年的行業工作主題,得到了與會代表的一致通過。
一直參加標準制定工作的中縫協顧問兼標委會副主任王承康表示,新的行業標準體系順應了縫機產業發展的潮流,縮小了原有家用縫紉機標準的比例,擴大了縫紉機基礎標準和方法標準比例,對工業縫紉機和電氣技術標準給予了更多的關注。標準化工作為企業的強勢發展提供著支撐和保障作用,其所代表的有序發展及企業現代化運營的重要手段已經得到業內骨干企業的認同。然而,僅此還不夠,中國縫機業的標準化工作需要的是深入地宣傳貫徹,不能僅僅局限在骨干企業中,而是要讓更多的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充分認識到它重要性。
節能環保
面對市場對環保、節能型縫制機械的露求,以及各種國際綠色貿易壁壘的設定、不要將其簡單地作為一次“綠色考試”,而是要借助這一輪的綠色浪潮,思考企業、產業的長久發展之計。
如今,隨著原材料價格上漲及勞動力成本增加,對服裝企業生產成本上升帶來了壓力。因此,“向設備要效益”成為企業思考的一個問題。
除了市場本身具有需求以外,國際綠色貿易壁壘的頻頻設定也使縫機企業不得不將目光放在節能與環保上。
為應對國際形勢對國內產品帶來的影響,縫機行業已提前走出一步。在5月18日開幕的SCISMA2007以及9月底在上海舉行的CISMA2007上,我們可以發現,機電一體化已成為企業產品的主要研發方向,但有一些企業并不滿足于此,而是開始在“節能環保”和“設備系統化解決方案”上著力,尋求差異化發展的新突破。
針對市場需求,兄弟縫紉機早在CISMA2005上便提出了·省電力·省人力·的理念,而在2007年的CISMA上這一理念再次被兄弟縫紉機所強調.同時推出了多款省力、省電、環保的新品。格柏科技在其產品研發過程中也考慮到了節能環保這一趨勢。格柏科技總裁lohnHancock曾向記者介紹說:“客戶有節能環保方面的要求,我們就會往這方面做。例如格柏的AccuNest智能自動排料軟件可以幫助客戶最大程度地利用面料,從而減少浪費。此外,格柏的一款皮革裁剪機可以不再使用塑料薄膜,這樣對環保也是有所貢獻的。”不僅僅是國外企業,不少中國企業,尤其出口型企業也已開始有所動作。
比如,飛躍就一直在積極尋求突破綠色壁壘的措施,在產品設計環節充分考慮省油、省電和環保。去年5月,飛躍投巨資從德國引進了專用于對產品及其部件進行受限元素分析檢測的X熒光光譜儀,借此快速實現綠色產品設計和無鉛工藝方法.完成產品的“無害化”進程,使其生產的產品全方位滿足歐盟環保指令。
此外,標準、中捷等—批縫機企業也都不約而同地推出了“環保”,“節能”的縫機產品。
“綠色制造”開始成為一個新趨勢。
機電一體化
隨著中國縫制機械產業技術的升級,以及企業研發能力的提升,代表當今世界新發履趨勢的機電一體化產品,在中國縫制機械行業內蓬勃發展起來。
“行業整機的快速發展需要電控技術的支撐,行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綜合競爭力的增強離不開電控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要實現行業可持續發展,機電一體化是根本的發展方向。“2007年4月25日,在中國縫制機械協會于上海召開的協會電子電控專業委員會(籌)成立大會上,理事長田民裕再一次強調了機電一體化對行業升級發展的重要性。
機電一體化戰略的實施是中國縫機業能否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實現由大變強的決定性因素。協會電子電控專業委員會的成立,其義意就在于使中國縫機行業機電一體化有一個規范、和諧的發展環境。
機電一體化對于縫制機械生產企業來說,并不是什么新的詞匯。
目前.在中國縫機業內,很多企業已經加大了電機一體化縫紉設備的設計、開發力度,相關產品紛紛投入市場。這正是看中了機電一體化產品的市場需求空間,利潤豐厚,是一個明確的目標市場。
在素有中國縫機業發展風向標·之稱的中國國際縫制設備展覽會上,企業兩年來開發的新產品以井噴式發布。品種不斷增多.技術含量也不斷提高,直驅無油、機電一體化、智能化、集成化等一批先進技術和優秀產品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服裝企業認可。其中,特別是電腦功能和伺服電機的廣泛應用尤為明顯。通過展會上層出的電腦控制縫制機械產品顯示,電腦控制技術除了在刺繡機、平縫機等機器上的應用進一步擴大外.已經在高速包縫機、各種特種工業縫紉機、縫制單元等縫制設備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應用,顯示了我國電腦控制技術在不斷走向成熟。
不過,需要看到的是,同樣在CISMA2007上展出的國外電腦控制縫制機械產品,不管在平縫機還是特種機上,其電腦控制技術仍然比較先進,控制功能均比較強,仍是國內企業趕超的目標。
總之,種種跡象表明,未來一段時間機電一體化產品將成為中國縫機業的主流產品和研發方向。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