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2007年回顧和2008年展望
2007回顧
升值壓力在加重
2007年,不光物價上漲壓力在加大,人民幣被動升值的壓力也在加重。
2007年春天爆發的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將日益一體化的全球主要經濟體拖入一個巨大不確定性中。為了盡快擺脫次債危機帶來的經濟衰退風險,美聯儲開始進入減息周期,目前已經連續降息3次達100個基點,墜入“弱勢”境地的美元加大了其他貨幣升值壓力,并影響到英國、加拿大、歐元區乃至中國的貨幣政策。美元的持續貶值,加大了人民幣被動升值壓力,歐元區最近加入到了施壓人民幣匯率的陣營便是明證。這無疑給國內出口型經濟帶來挑戰。
2007年,人民幣匯率可算是資本市場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之一。央行承擔了巨大的人民幣升值壓力,實施了有史以來最大力度的外匯占款對沖:10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發行1.55萬億特別國債、公開市場操作8000億元左右的凈回籠等;這一年,美國次貸危機愈演愈烈,美元在全球市場大幅度走軟,中國成為世界游資爭先恐后進入的市場;這一年,6次加息、居高不下的貿易順差以及來自國際社會的政治壓力,導致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幅度超過6%,匯率中間價已經從年初的7.8附近一路攀升至年末的7.32左右,超出市場預測的全年5%的升值幅度。
人民幣匯率的升值速度明顯較去年有所提升,不過從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勢來看,自今年7月份以來人民幣升值明顯加速,曲線進一步陡峭化。貨膨脹高企直接直接帶來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并不斷增加以人民幣計算價值的國內資產投資魅力,吸引“熱錢”紛紛涌入國內資本市場,進一步惡化流動性過剩的局面。
“增加匯率彈性”和“一次性升值到位”
在2007年匯率市場留下深刻印象還有兩個不得不提的兩個關鍵詞,即“增加匯率彈性”和“一次性升值到位”。
央行在今年5月中旬宣布,從5月21日起,將人民幣對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從3‰擴大至5‰。據外匯交易員介紹,這是自2005年匯改以來央行首度公布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的決定,而在下半年加速升值的走勢可以不難看出,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幅度較前期明顯放大,一改前期小幅快速的單邊上漲走勢,彈性較決定公布前明顯提升。有券商分析人士還指出,通過增加人民幣匯率彈性也可以讓國內的進出口企業通過匯率波動放大,認識匯率可能存在的風險。他還預計,今年首度增加人民幣匯率彈性可能僅僅是“小試牛刀”,2008年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將可能成為中國外匯市場頻繁動用的工具之一。
而考慮到人民幣升值給國內企業帶來的影響周期加長,在2005年匯改后,市場再次出現“將人民幣一次升值到位”的聲音。但顯然,業內人士更偏向于擔心國內經濟主體沒有足夠的時間去適應新的匯率環境和水平,由此可能造成出口型企業效益的下降,而考慮到出口經濟在我國GDP中的比重巨大,出口的疲軟又會影響就業,甚至社會穩定的嚴重后果。上述人士仍然認為,人民幣匯率明年將繼續保持穩健,按照匯率體制改革“主動性、可控性和漸近性”的原則進行升值,不過升值的速度可能進一步提升。
2008展望
預測未來,通常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即使如此,人們還是想沿著2007年的足跡,去尋找2008年的方向。
2008年對中國來說,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這一年,中國和世界將會進一步碰撞,市場化和全球化的沖突將進一步激化。當然,舉世矚目的奧運盛事也將在這一年舉行。
不少專家預計,明年人民幣全年升值幅度有望達到10%。人民幣升值有利于降低以人民幣計價的進口價格上漲幅度,抑制通貨膨脹。無論是進口糧食還是能源,人民幣進一步升值無疑會降低進口價格;但另一方面,人民幣加速升值的預期,不可避免地帶來熱錢進入,增加央行投放的基礎貨幣,加劇市場上更多貨幣追逐商品的局面。而且,由于目前我國出口產品結構主要是勞動密集型,出于就業等考慮,匯率調整幅度不能太大。
就我們目前能知道的,明年可能影響中國經濟運行方向的事件,最受矚目的還是美國次貸危機的進一步演變。這個至今愈陷愈深的危機,很可能拖累此前一直高歌猛進的全球經濟,并改變全球尤其是西方發達國家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從而使全球和中國經濟受到左右夾擊。
一方面,美國次貸危機的惡化,將把美聯儲和其他中央銀行繼續推向降息通道,從而使美元再遭拋棄。作為“蹺蹺板”的另一頭,原油、糧食、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的價格又將卷土重來,從而推高全球的物價上漲壓力。尤其是前二者,將給目前中國居高不下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進一步落井下石。
另一方面,各大中央銀行為緩解次貸危機的矛盾,都向市場注入了巨大的流動性,這無疑使本已泛濫的全球流動性進一步雪上加霜。作為全球收益率最高的地區之一,中國資產很有可能成為這些熱錢“逐鹿”的對象。
而且,全球經濟的放緩,尤其是美國經濟的調整,將會給中國的外部需求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從而危及近年來推動中國資產重估的燃料-國際收支尤其是貿易順差。很顯然,一旦中國的外部需求受到沖擊,中國目前擔心的資產泡沫和經濟過熱,將會迎刃可解,當然,通縮也有可能接踵而至。
而在中國內部,之前中國出臺的種種政策以及正在推進的政策,其滯后效果都將會在2008年呈現:中國中央和地方換屆選舉的完成、奧運會的舉行、宏觀調控的緊縮、貨幣信貸政策的“從緊”、兩稅合并的實施、公共財政政策功能的進一步完善,都將對2008年中國的經濟增長、儲蓄、消費、投資、貿易、信貸、匯率、國際收支產生深遠的影響,使其圍繞著中國政府的政策目標上下波動。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