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中國紡織產業集群發展報告》出版
由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組織編撰的首部以我國紡織產業集群為主題的年鑒——《中國紡織產業集群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日前由中國紡織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擔任該《報告》的編委會主任,并為《報告》作序。
在序言中,杜鈺洲指出,作為當代中國極富活力的產業組織形式,紡織產業集群在全國各地的興起和發展,無論對紡織工業,還是對宏觀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都發揮了重要的促進和推動作用。這些產業集群的興起,是中國市場化改革推動下生產要素跨地區市場配置、城鎮化加快、區域經濟活力增強、比較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必然產物。
談到中國紡織產業集群的特點時,杜鈺洲認為,中國紡織產業集群基本上興起于工業化初期,在發揮勞動力比較優勢,適應民生就業壓力的條件下,具有明顯的粗放式發展特點。這與世界上建立在高新技術基礎上的成熟市場經濟環境的現代產業集群還有不小的差距。不斷總結紡織產業集群的先進經驗,分析存在的問題,引導和促進集群地區產業升級,對于中國紡織服裝產業的發展,實現從紡織大國到紡織強國的轉變具有重要意義。
據悉,《報告》分為“綜合篇”、“試點工作篇”、“地區篇”、“行業篇”和“市場篇”五部分,總結匯集了紡織產業集群的基本情況、先進經驗,分析存在的問題,并指出又好又快的發展方向。其中許多重要資料屬首次公開發布。《報告》不僅第一次比較系統地總結分析了我國紡織產業集群發展的總體情況,而且第一次全面介紹了中國紡織工業協會自2002年以來開展產業集群試點工作的情況,同時,也是第一次集中介紹紡織產業集群和主要行業集群的情況,是介紹中國紡織產業集群發展情況的首部綜合文獻。
近百位來自中央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門、行業協會、研究和咨詢機構等方面的專家學者、企業家、評論家等,參加了《報告》的撰寫工作。整個《報告》具有較高的綜合性、系統性、客觀性和權威性,具有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和收藏價值。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陳樹津、楊東輝等來自政府、行業協會的領導,各主要紡織產業集群地負責人,有關專家、學者及新聞界代表百余人出席了17日舉行的《報告》首發式,并就中國紡織產業集群的發展進行了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