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被召回緣何而起?
“中國制造”被召回緣何而起?——訪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理查德·奧布萊恩
今年1月11日,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CPSC)國際項目及政府間事務主任理查德·奧布萊恩(RichardW.OBrien)開始了本次來訪中國的廣州之旅。
對于中國消費者、乃至企業(yè)來說,原本陌生的“CPSC”一夜之間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他何以“神奇”地讓眾多中國企業(yè)撓頭?帶著疑問,記者采訪了理查德·奧布萊恩。
記者:近年,中美出現(xiàn)頻繁貿易摩擦,尤其去年“中國制造”遭遇大規(guī)模召回之后,您于2008新年伊始到訪中國,這在時間的選擇上是否有什么考慮?
奧布萊恩:(微微一笑)CPSC不是貿易機構,不向任何貿易機構匯報,不涉及任何貿易信息。
過去8個月是中美兩國的敏感時間,我來到中國,是為美國135年的消費主義做下鋪墊,美國消費主義力量非常強大,因此CPSC的消費者產品安全政策與貿易無關。
記者:CPSC有政府背景嗎?委員會主席和財政預算如何產生?
奧布萊恩:CPSC是一個獨立的聯(lián)邦管理機構,有政府背景。委員會主席由美國總統(tǒng)提名,再經議會審議通過。委員會財政為政府撥款,具體額度由國會投票決定。
CPSC是完全獨立的機構,委員會成員涵蓋兩屆總統(tǒng)任期,因此不會受到政治影響。
記者:統(tǒng)計顯示,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近幾年下令召回的產品已經有數(shù)千種,約有60%是中國生產。2007年1~9月,美國從中國進口額占總進口額16.3%,您如何看待這對數(shù)據(jù)的懸殊?
奧布萊恩:(沉默數(shù)秒后,他沒有正面回答記者所提出的問題,而從側面進行了一些背景介紹。)……CPSC在做產品召回決定時,不會考慮產品的原產地是哪里。
CPSC所召回的產品都是消費者的產品,中國產品占極大部分,甚至超過貿易額的部分,我不知道具體原因在哪里。
記者:CPSC在產品召回的過程中起著什么作用?具體程序是怎樣的?
奧布萊恩:CPSC成立的目的是保護公眾免受15000多種消費產品造成的不當傷害或死亡。產品召回是執(zhí)行標準中的一大措施,CPSC可以直接下令召回產品,而實際情況卻是企業(yè)向我們報告。
企業(yè)若發(fā)現(xiàn)自己生產或經營的產品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必須第一時間主動向CPSC報告其產品出現(xiàn)了安全方面的隱患,企業(yè)必須將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處理問題的過程、結果與CPSC溝通,提交詳細報告、切實執(zhí)行的證據(jù),以及該企業(yè)在今后運作中的改進成效。
我們非常希望企業(yè)對CPSC的報告是出于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可以想象,來匯報的企業(yè)一定知道向我們報告會造成聲譽、股票價格等方面的損失,為什么他們會冒著這些威脅舉報呢?實際是由于這些違反標準的產品推出市場,一經發(fā)現(xiàn)將遭受巨額處罰和法律追究,也會成為自己被訴時的不利證據(jù)。
記者:那么,CPSC所依據(jù)的標準如何產生?如何保證標準的科學性與公證性?產品召回依據(jù)的標準時間上如何界定?
奧布萊恩:(沒有詳細告知記者具體標準所依照的條款及其產生的過程。)CPSC擁有一批具備豐富經驗的專家,他們所制定的標準是科學的。(“經驗”是否能夠成為“標準”仍需探討。)(對于產品召回所依據(jù)的時間界定,他肯定了這一問題的重要性。)產品召回決定的時間點,是何時進入商業(yè)流,只要在法律變更之前未在零售商的貨架上,都依照新變更的法律標準。
記者:新標準的變更如何知曉?今年是否出現(xiàn)新的標準?
奧布萊恩:CPSC網站上可以看到新標準的變更。
今年可能通過一些新的草案,首先兒童產品里所含鉛含量大幅減少,接近于零,因此生產商必須與合乎標準的涂料生產商合作。其次,CPSC還要求美國廠商提交其生產商或次級供應商的詳細資料,包括產品原產地和制造商、涂料供應商所在地,以及該產品所用涂料的批次、在哪個環(huán)節(jié)上使用。第三,過去非強制實施的第三方檢測,CPSC建議變?yōu)閺娭茖嵤蛊涑蔀檎J證的一部分。
背景資料
改革開放30年來,中美貿易摩擦主要集中在最惠國待遇、中國加入關貿總協(xié)定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反傾銷、知識產權、紡織品特保、食品安全和其他中國制造的安全等問題上。
以時間為切割點,1979~1989年中美貿易摩擦集中在紡織品、部分工業(yè)品領域,手段以配額和反傾銷為主;1990~2001年上半年,摩擦集中在最惠國待遇、市場準入、紡織品、知識產權領域,采取手段主要是禁運、配額、反傾銷、經濟制裁;2001下半年~2007年,中美貿易摩擦領域集中于市場準入、紡織品、家電、鋼鐵、知識產權、人民幣匯率、環(huán)境標準、勞工標準、安全標準,手段以配額、反傾銷為主,兼以政治壓力、世界貿易組織政策審議機制等手段、召回和停止進口某類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