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紅”盛開印度
1月10日至12日,由中國縫制機械協會主辦的“2008中國縫制設備展示會·印度”在印度班加羅爾的國際展覽中心舉行。近80余個“中國制造”的優秀品牌集體亮相,吸引了近3000名專業觀眾前來參觀,成為2008開年之際班加羅爾市的一件盛事。
中國紅,從展館內到展館外,一直延伸到市區的道路上。中國紅的廣告牌像嬌艷的花朵,強烈地吸引著人們的眼球,宣告著“中國制造”不可阻擋地到來。
“印度展”外景
中國展為何開到印度
為什么要在印度舉辦這樣一個展會?從下列一組數據中或許能找到答案。
從1999年開始,印度政府便對更新設備的紡織服裝企業提供利息比較低的貸款,紡織服裝行業的產業升級加快。自2000年到2006年,印度紡織服裝行業年平均增長速度達63%,2006年印度服裝行業出口同比增長18%,并呈持續上升趨勢。對印度服裝產業的發展,人們有著良好的預期,預計2006年到2010年將繼續保持20%左右的年增長率,2010年服裝年產量達2860萬件,總產值達到250億美元。
面對這樣的預期及市場潛力,當地服裝生產商加大了設備的更新力度,印度的專業縫制設備展覽會也迅速成長,一些中國的縫機品牌看到其中的商機,已通過代理商參展的方式利用展會平臺進入了印度市場。2002年,中國縫制機械對印度的出口金額比2001年增長了201%,而在隨后四年里,增長幅度分別為96%、68%、170%、51%。到了2006年年底,印度已經成為中國縫制機械行業的第三大對外輸出國。
中國縫制機械行業經過“十五”期間的快速發展之后,企業逐步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加強自主創新能力,研發生產高附加值產品,市場定位也開始更加國際化。在這種背景下,中印之間的貿易形勢引起了企業的關注。
中國縫制機械協會通過對統計數據的分析和對會員企業的廣泛調研,看到了市場的這種變化與需求,決定對印度市場進行考察。2005年至2007年,中縫協理事長田民裕、常務副理事長何燁等行業領導先后三次赴印度,對當地縫制機械專業展會及其服裝行業近年來的市場情況和發展趨勢進行了實地考察。中國是世界第一大縫制設備生產國,印度是世界第二大紡織服裝生產國,而且,印度的服裝產業正處于一個設備升級時期,如果能實現兩個國家、兩個行業之間的有效對接,將是有利于雙方長遠發展的一件幸事。考慮到中國企業到印度市場單打獨斗,影響力還比較弱,中縫協便有了搭建平臺到印度辦展的設想。
2007年7月,中縫協就赴印度辦展的可行性再次進行了實地的考察,并將方案提交常務理事會討論。經協會八屆二次常務理事會通過,決定在班加羅爾舉辦“2008中國縫制設備展示會·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