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直銷:趨勢或者泡沫?
網絡直銷到底是中國服裝零售市場的趨勢,還是僅僅是泡沫,在有關PPG的負面報道不斷增加的背景下,成為爭論的焦點
仿佛一夜之間,PPG再次站到了風口浪尖。
去年年底,PPG突然推出了折價銷售網站PPGsale。在這里,PPG將原本售價高于99元的一系列襯衫和休閑褲以最低29元的價格出售。PPGsale的客服人員表示,折價的原因只是因為號碼不全,不過由于在此之前,PPG一直以零庫存的形象示人,所以如此大幅度的折價銷售,還是引起了消費者的質疑。
雖然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網站就已經宣布“清倉活動已結束”,不過突如其來的折價銷售還是讓它的同行們頗感詫異。有人甚至認為,這會讓那些以正價購買PPG產品的消費者提出退貨。分析人士則懷疑這是公司資金鏈斷裂所致。
此后的1月中下旬,有關PPG的負面報道開始見諸報端,比如公司與供應商之間發生債務糾紛、公司資金鏈斷裂等等,其中最為嚴重的,是有媒體有關公司拖欠廣告費用而被廣告商申請法院查封PPG商標的報道。 有消息稱,PPG已經作出回應稱,PPG商標從未遭到查封。不過作為國內服裝網絡直銷模式的先行者,公司從誕生之日起就備受關注。很多傳統服裝品牌仿佛都透過PPG看到了一片服裝銷售的“藍海”。而一個月內PPG從巔峰跌入低谷的歷程,讓這些亦步亦趨的后來者,仿佛感到一絲寒意。PPG一直所謂的“服裝業的戴爾”的模式所創造出的藍海,到底適不適合中國市場,也再次成為爭論的焦點。 網絡直銷成未來趨勢?
其實在此之前,業內對于網絡直銷一直看好,目前,已經或準備進入這一領域的服裝品牌已經超過30個,其中不乏一些知名品牌。
在上海寶鳥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高峰看來,男裝銷售的“電子商務”化大勢不可逆轉,這是因為男裝用戶群閑暇較少,而且男裝標準化程度相對較高。
寶鳥是國內男裝巨頭報喜鳥全資控股的電子商務公司,目前正以BONO品牌進行男裝的網絡直銷。而原來的企業網站也被改版為B2C網絡直銷平臺。
據公司介紹,BONO將定位于中高端消費人群,其主力產品在200元左右價位,高端產品可以向上延伸至500元以上。“網絡直銷提供給用戶的應該不是物美價廉,而是物超所值。”高峰說。
針對PPG已經形成的低價優勢和消費號召力,BONO也用自己的吸引消費者的方式。在其購物網站首頁,一項名為“精湛壹+1”的銷售活動正在進行,活動內容顯示,在今年的頭兩個月,購買精湛設計的正裝設計襯衫1件,加1元即可獲得另一款產品,包括襯衫、領帶。BONO表示,公司并不會一直進行這樣的低價銷售活動,活動結束后,“就會回歸中高端定位。”
事實上,隨著PPG在國內市場的成功,以網絡直銷為代表的服裝電子商務在中國的上升勢頭強勁,之前已經有多家風投公司介入PPG。有觀點認為,中國服裝行業正在進入一個信息化、網絡化的時代,而服裝電子商務或將獲得重大突破。
樂觀者的論據首先來自國際市場。
根據咨詢機構iResearch對韓國統計廳發布的《2006年網絡購物統計調查結果》整理發現,2006年韓國在線購物交易規模為141.7億美元,其中服裝類產品交易額超越食品居第一,為24.9億美元,增長49.8%;英國網上購物者的數量增速也很明顯,預計2009年,其網上銷售額將達800億英鎊;而調查機構Forrester Research則預測,隨著網上使用率、在線購物信賴度的不斷提高,美國服裝網絡直銷量將不斷增加,目前,在美國網絡直銷200多億的銷售金額中,服裝位居第一。
由于B2C市場的成熟與規范,發達國家消費者大都有網上購買服裝的經歷,服裝網絡直銷一直位居電子商務領域的靠前位置。有業內人士表示,中國服裝市場的傳統渠道雖然正在日趨成熟,但隨著網絡的普及和網上交易誠信度的提高,發展明顯滯后的電子商務可能會對傳統渠道和企業形成沖擊。
特別是品牌服裝,做為其目標消費群體的白領人群對網絡的依賴程度日深,快節奏生活使其很少有時間光顧傳統賣場。而另一方面,目前國內服裝網絡直銷尚不成熟,比如PPG的模式雖然風靡,但其產品品牌單一、質量差強人意一直為消費者所詬病,這都使消費者對網絡直銷發展與完善的要求越來越強烈。
目前,有一些企業認為,服裝的網絡直銷是銷售場地的改變。業內人士表示,服裝電子商務的實施過程中,網絡運營、產品推廣、物流配送等一系列新問題都會隨之出現,而并非簡單的經營場所的改變。
傳統品牌企業在進入電子商務領域時,也必須解決傳統營銷渠道與網絡渠道之間產生的利益沖突。總之,網絡直銷并不是簡單的網上銷售,產品的質量、品種的豐富以及服務的周到細致都是網絡直銷存活的基礎。而有專家認為,對于品牌服裝來說,產品網絡化、網絡品牌化是必然的選擇。
“輕公司”網絡直銷泡沫?
不過也有很多人擔心,當一直以來有關PPG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的微詞,終于變成一場有關PPG模式的爭論時,這個中國服裝零售新星所創造的營銷奇跡,能否真正讓中國服企受益。
根據PPG自己公布的數據,公司的年銷售額不但已經超越了卓越等成立數年的電子商務平臺,甚至直逼中國服裝行業龍頭雅戈爾的銷售數字。
PPG的銷售奇跡基于它的“輕公司”運營模式,公司的全部運營都集中于上海郊外的三幢小樓內,員工不到500人。而雅戈爾卻有占地500畝的工業園和花費數億元打造的分銷零售網絡。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