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積累 十年創業建成了虎鹿浙江縫配城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CISMA之所以能夠成為縫機行業中的世界第一大展,是積二十年之大成?;⒙拐憬p配城之所以成為當今世界唯一縫紉配件集散中心、配送中心、信息中心,也經歷了十年積累,十年創業。
品牌是熬出來的。虎鹿浙江縫配城之所以能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成為第一只變成青蛙的蝌蚪,發展成世界聞名的行業品牌和地方名片,完全是歷史和現實充分結合的結果。以張柏成、何榮昌、張式元兄弟等為代表的第一批先鋒分子,敢于吃第一只螃蟹,敢為天下先,在虎鹿鎮原來的玉米實驗田上建起了簡易的縫配交易市場;以杜時洪、程萬里、胡百中、蔡飛揚、張培忠等一大批后起之秀為骨干的縫配經銷大戶將市場帶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當然,這也離不開以程增堯為首的縫配城管理團隊的辛勤工作。正是以虎鹿人為主體的東陽人用“四千”精神和卓越智慧,成就了虎鹿浙江縫配城這一行業奇跡,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實在費工夫。”東陽縫配人的創業故事和創業成功的MBA式教案,值得全行業人士認真總結,廣為宣傳。
打造品牌,塑之如登,毀之如流。成就一個享譽世界的行業品牌十分不容易,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然而要毀掉一個品牌卻輕而易舉,易如反掌。建市場與打造品牌的道理是相通的,政策要有連續性,發展要有科學觀,指導要有全局眼光,特別是對于建設縫機這類專業性很強的市場,尤為如此。
最近又聽說東陽將在城郊籌辦一座縫紉機整機市場,這充分說明虎鹿浙江縫配城的實踐充分喚醒了當地對該行業市場的高度熱情,這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的確,在全國興辦此類專業市場屢遭挑戰的激烈競爭形勢下,敢于亮劍出招,著實需要相當的勇氣和膽略,可謂可敬、可佩、可賀。
但做縫紉機市場應該先做語文題,再做數學題。在一個縣級市行政區域內需不需要再建一座類似的縫紉機市場,在市場的發展方向上是有規律可循的,也是早有共識的,只要我們認真地作一番調查研究,很容易得出科學的結論。退一步講,市場發展方向暫且不爭論,在操作層面也是有文章可做的。我們認為,東陽在虎鹿浙江縫配城的基礎上擴大建設縫紉機整機市場,是對產業鏈的合理延伸,對培育和提升專業市場是十分有幫助的。市場發展和提升勢在必然,但要十分注重處理好與虎鹿浙江縫配城的整合關系,在虎鹿浙江縫配城的基礎上擴建整機市場,成功的概率要高得多。如果整機市場脫離虎鹿浙江縫配城建設肯定不是上選之策,也不符合市場規律,所以從政策層面解決好新舊市場之間的整合問題是辦好整機市場的重中之重。語文題沒做好,數學題也難以做到位,因為兩只火雞相加也成不了大鷹,但兩只大鷹相殘則有可能變成火雞。“零和游戲”也不值得提倡,因為那樣對專業市場發展有百害而無一益。發展是硬道理,科學發展才是真正的發展,否則就是有名無實的發展。簡單做加法的發展,把握不準很有可能會引發社會矛盾,加法做不成,反而成了減法,這是任何人都不愿看到的結果。
市場存在的唯一正確目的,不是獲取利潤,而是吸引顧客,創造價值從而造福于民。專業市場的形成和發展是有內在規律的,符合規律,市場則興,違反規律,市場則危,建成虎鹿浙江縫配城這一世界品牌十分不容易,需要我們真心呵護,這是行業同仁的責任,也是政府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