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銷商如何充分借助廠家資源
自八十年代未起,曾經作為計劃經濟時代的快速消費品流通主體-----國有供銷社系統在深化改革的浪潮中逐漸萎縮直至倒閉之后,所留下的巨大市場空間迅速被更加適應市場經濟運作規律的個體經銷商群體占據,發展至今,個體經銷商群體已經占據了國內快速消費品渠道市場的主導地位,并在其他形式的商品流通領域也占據了相當規模的比例。但是,市場法規在逐步完善,廠家對市場的控制在逐步加強,廠家之間乃至經銷商之間的競爭在逐漸加劇烈,新的市場業態(例如KA終端、物流配送體系、網絡銷售等等)又在不斷的出現,加之個體的經銷商群體絕大多數為獨立作戰,贏利及發展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經銷商本人的管理運營能力,但很多經銷商本人自身所接受的教育文化程度的不足,爭取資源及獲得商業咨訊的弱勢,與消費者群體及政府部分對話地位不平等等等方面又存在著先天性的不足,內因加外因,對經銷商來說,雖說是現在賣買做的比以前大了。但運控市場不象以前那么輕松了,整體的投入產出率也沒過去高了,此外,新一代的年輕化經銷商以及新的經銷形式也在不斷出現,長江后浪推前浪,固步自封,僅僅滿足于現有狀況,就意味著將很快被市場所淘汰,就意味著萎縮與消亡。所以說,不僅僅是為了發展而發展,更多的是為了生存而發展,那么,這些經銷商群體下一步該往那里走呢?
在經銷商圈子里有句話,在八十年代是靠膽子賺錢,在九十年代是靠資本來賺錢,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經銷商還靠什么來賺錢與發展呢,還能是簡單的勇氣加資本嗎?而在整個商業社會分工越來越精細的今天,作為商業運營體,已經不是僅僅靠勇氣和資本就能獲取財富的時代了,更多的需要對內企業化經營管理能力和對外品牌發展規劃,進行精細化市場營銷,這也是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筆者在這里首先就個體經銷商如何進行內部企業化管理談些自己的看法。
進行企業化管理,經銷商首先就要把自己的經銷部提升到一個企業的高度來看問題,把自己定位成老總而不是老板,這觀念上的轉變是第一步的,緊接著的是,具體往那個方向走才能真正意義上的實現企業化管理呢?結合現在的已有資源狀況,參照學習成熟的企業運作模式,是一條比較便捷發展之路。提升與發展需要學習與借鑒,作為經銷商,天天與之打交道的生產廠家尤其是擁有知名品牌的生產廠家當之無愧是最好的學習教材了,且無須交納學費。
企業化管理的面很廣,根據經銷商的經營操作特性我們首先從結構上可以大體劃分成四大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