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綠色信貸 縫企行動起來
在鼠年的第一個工作日里,環保這個話題又一次被人們關注。2月13日,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向新聞界通報了綠色信貸第一階段的進展情況。他表示,經過了半年的推進,綠色信貸“取得了階段性、局部性成果”,12家企業在申請貸款方面受到金融機構限制。
據潘岳介紹,綠色信貸這一經濟手段得到了大部分地區金融系統和環保部門的回應。其中,江蘇、浙江、陜西、山西、青海、深圳、寧波、西安等20多個地區的環保部門與所在地的金融監管機構,聯合出臺了有關綠色信貸的實施方案和具體細則。不過潘岳同時也坦言,綠色信貸與預期目標相比還有不小的距離,大面積推進還面臨著不少制度性和技術性的困難。
雖然繼續推進綠色信貸還需更多的努力,但綠色信貸在中國已經開了一個好頭,這也讓環保與經濟發展之間的聯系在中國變得更加緊密。
如今,環保意識在縫機行業里已經得到了極大提高。特別是當面對歐盟《關于廢舊電子電氣設備指令》(WEEE)和《關于在電子電氣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ROHS)等國際綠色貿易壁壘的設定,以及下游服裝企業對節能環保型縫制設備需求的增加,使得縫機企業在產品研發、生產過程中,開始將目光放在了節能與環保上。
在2007年9月底舉行的中國國際縫制設備展覽會(CISMA)上,來自美國的格柏科技總裁JohnHancock對記者介紹說:“客戶有節能環保方面的要求,我們就會往這方面做。例如格柏的AccuNest智能自動排料軟件可以幫助客戶最大程度地利用面料,從而減少浪費。此外,格柏的一款皮革裁剪機可以不再使用塑料薄膜,這樣對環保也是有所貢獻的。”此外,日本的兄弟縫紉機更是在CISMA2005上便提出了“省電力·省人力”的理念,以此為特點的兄弟S-7200電腦平縫機也得到了來自服裝企業的大量訂單。
不僅僅是國外企業關注到了環保,國內縫機企業的環保意識也同樣在不斷增強,特別是一些大型的骨干企業表現得更為突出,一些以環保、節能為賣點的產品相繼問世,得到了市場的肯定。
1月25日,由浙江省經貿委、省環保局聯合成立的省級綠色企業專家驗收組對通宇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創建綠色企業進行考察論證。專家們聽取了通宇創建綠色企業的匯報,并仔細檢查了生產車間和治污裝置,對綠色企業創建和資金的投入予以高度評價,通宇也順利了通過省級綠色企業驗收。而一天之后即26日,浙江臺州市和玉環縣經貿局、環保局、財政局領導及清潔生產專家組一行來到中捷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清潔生產審核驗收。通過現場考察和會議討論評審,專家組評定中捷公司順利通過此次階段性清潔生產審核驗收。
雖然目前的節能環保產品多是出自較有實力的縫機企業,而占行業多數的中小企業暫時還沒有或無力關注。但隨著國人環保節能意識的增強,以及市場對環保節能產品的渴望,環保已不僅僅是企業的一種社會責任,更成為了企業能否長久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據記者了解,國家環保總局已于1月24日與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共同制訂符合中國實際的“綠色信貸環保指南”,使金融機構在執行綠色信貸時有章可循。此外,中國還將加快環境經濟政策的制定與環保信貸政策形成合力,包括在2008年試點開征的環保稅,以及生態補償、綠色證券、綠色貿易、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等,用經濟利益杠桿調節企業環保行為。對此,縫機生產企業應予以關注。
■相關鏈接
綠色信貸———即green-creditpolicy,是環保總局、人民銀行、銀監會為了遏制高耗能高污染產業的盲目擴張,于2007年7月30日聯合提出一項全新的信貸政策《關于落實環境保護政策法規防范信貸風險的意見》,其中規定,對不符合產業政策和環境違法的企業和項目進行信貸控制,各商業銀行要將企業環保守法情況作為審批貸款的必備條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