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累次貸危機 廣東對美出口放緩
去年以來多種不利因素的疊加效應今年將進一步顯現,再加上美國“次級貸款”危機,中國出口不容樂觀。
因自動數據處理設備、服裝等多種商品對美國出口值下降,廣東今年1月外貿對美國出口明顯放緩。經貿關系專家、中華美國學會常務理事周世儉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受人民幣升值以及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爆發以來美國市場需求減弱影響,預計今年上半年中國對美國出口不容樂觀,中國企業尤其是廣東加工外向型企業要預警出口或下跌的情況。
據海關統計,2008年1月,同期廣東對美出口60.2億美元,同比增長4.1%,遠低于同期廣東外貿出口26.3%的總體增速。
從2008年1月廣東對美國出口數據顯示,受影響較大的商品有: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部件、服裝及衣著附件、塑料制品、空氣調節器、未鍛造的鋁及鋁材、聲音錄制或重放設備和集成電路及微電子組件,出口值分別下降24.6%、27.9%、11.4%、34.3%、45%、59.4%和62.9%。
廣州海關有關負責人指出,廣東對美國出口放緩,主要原因是由于美國“次級貸”危機爆發后,經濟逐步走向疲軟,消費信心下降,造成其進口需求減少。其次是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不斷創出新低,造成對美國出口的利潤空間壓縮,企業對美出口意欲減低,而紛紛轉向出口到匯率較為穩定的歐盟和東盟等地。再次就是美國方面不斷挑起“中國產品問題”紛爭,提高產品進口技術門檻,打擊了民眾對中國產品消費的信心。
廣東省絲綢紡織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勇力對本報記者表示,對美出口基本是以美元結算,而出口歐盟等市場結算的貨幣有歐元以及美元等多種,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升值過快,出口美國市場壓力大,屬于勞動密集型的紡織行業利潤比較薄,非常容易虧損,不少企業都在觀望情況,2月受春節放假等影響,對美國出口增幅將進一步回落。
周世儉還表示,去年以來人民幣升值、勞動力成本和原材料價格上漲、出口退稅以及加工貿易政策等多種因素疊加的效應今年將進一步顯現,再加上美國“次級貸款”危機,中國出口不容樂觀,尤其是廣東加工貿易企業壓力則更大,并開始出現一些企業倒閉的情況。他建議這些企業要有準備及時轉型升級,提高生產效益和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