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企招工:“送崗下鄉”暗示什么?
服企要想維持正常的生產經營,招工是關鍵。
特別是對于沿海地區而言,出現“用工荒”現象,成批的工人從一個廠遷移到另一個廠的事件,屢見不鮮。
為解決招工難問題,日前,廣西省百色市平果縣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突發奇想,組織玉宇針織服裝有限公司、先達針織服裝有限公司開展了“外出相親”和“送崗下鄉”等活動外出招工,竟收到不錯的效果。
人性化招工
日前,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公布了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地23個主要城市春季用工需求調查,調查顯示大部分企業春季用工需求旺盛。
其中,計劃在春節之后的2個月內招用新員工的企業超過80%,其中有40%的企業將在春節后半個月內招用新員工,屆時企業招用的外地員工人數將比春節前增加15%。
在很多地區,春節之后招工不足的企業已經達到一半以上,有些企業的用工指標缺口也達到一半以上。
與前幾年企業挑肥揀瘦時狂妄的神情大相徑庭的是,現在的企業不得不放下身段,露出微笑,向廣大的民工許諾各種各樣的承諾,同時也不得不提高工資水平。
企業開始懂得了人文關懷,增加了就業保障,改善員工的生活狀況。在招工上,也逐漸變得更加人性化。
春節期間,廣西省百色市平果縣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組織當地服裝企業深入平果縣12個鄉鎮開展“送崗下鄉”活動,共提供崗位3900個。
自2月1日起,平果玉宇針織服裝有限公司、平果先達針織服裝有限公司到各鄉鎮現場招工,把崗位信息直接送到農民家門口,使農民朋友不出家門便可以咨詢、報名。
此外,廣西省百色市平果縣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派出精干人員分赴隆安、大新等9縣大力宣傳企業用工信息,并和當地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建立勞務協作關系。
據了解,工作開展以來共發放相關資料4萬冊,日歷卡片3萬份,發送手機短信8萬條。目前縣外招工工作進展順利。
此次活動共為當地服裝企業招工2000人,為企業投產經營,擴大規模提供了有力保障。此次活動的開展,可以說是政府和企業招工觀念和意識的一種轉變。
現在很多企業都在談人性化的管理,的確,人性化管理可以使企業更有凝聚力。但是,人性化的管理,開始于人性化的招工。
招工背后的產業升級
當我們為企業人性化招工而拍手稱贊的同時,卻不能忽視其背后的經濟信號--產業升級迫在眉睫。
面對招工難的問題,不少服裝企業負責人或管理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都坦言,企業長期安居于產業鏈低端,十幾年都沒有提升產業層次,是遭受“用工荒”的重要原因。
沿海地區很多是來料加工型企業,并以勞動密集型企業居多,主要涉及紡織服裝、鞋業、電子等行業,所需勞動力龐大。由于缺乏核心技術產品,導致每年春節和七八月前后,成為此類企業招工的高峰期。
東莞某服裝廠人力資源經理稱:“以我們廠為例,在此期間,一般每星期可以招到100人左右,其它時間大約是每天四五個人,最多僅能補充流失,完全不足以支撐企業正常運轉所需。”
這位人力資源經理認為,沿海地區的很多企業,雖然得改革開放先機,以加工型企業形式率先分享了改革開放的成果,然而由于缺乏核心技術并面臨全球化競爭,它們已經率先嘗到勞動力不足的苦果。
深圳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管林根也認為,那些在人山人海的招聘會上仍然招不到工的企業必須正視民工緊缺背后的經濟信號--現在已經到了進行產業升級的節骨眼。
這些企業必須放棄過去的人海戰術,反思如何通過關愛勞工來提升生產效率,并加快生產技術的升級換代。招工更要留工
有這樣一個例子,有兩家規模差不多的服裝企業互為鄰居,一家花巨資改造了工人的生活環境和工作條件,體育健身設施、卡拉OK廳、茶座、娛樂室等幾乎應有盡有。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