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業產業升級背景下兩極分化漸顯
記者日前從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獲悉,2007年,我國紡織行業克服和消化了人民幣升值加速、出口退稅率下調、利率上調、生產要素價格上漲等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保持了生產、銷售、出口、效益平穩較快增長的良好發展態勢,經濟運行質量持續提高,綜合競爭力繼續提升。
生產穩定增長,產銷銜接良好。來自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統計中心的數據顯示,2007年,在內需市場進一步增強的拉動下,行業生產繼續保持穩定增長。2007年1~11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27888.44億元,同比增長22.53%;產銷率達97.37%,產銷銜接良好。主要大類紡織產品的產量保持平穩增長,2007年1~12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累計生產紗1995.55萬噸,同比增長16.69%;布485.77億米,同比增長12.08%;化纖2388.89萬噸,同比增長18.04%;服裝201.59億件,同比增長14.36%。
經濟運行質量進一步提升,經濟效益水平不斷提高。2007年1~11月,我國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063.46億元,同比增長36.99%,增速較2006年同期提高7.45個百分點;全行業的利潤率水平達3.97%,比2006年同期提高0.42個百分點;銷售毛利率達11.16%,比2006年同期提高0.59個百分點;成本費用利潤率達4.18%,比2006年同期提高0.48個百分點。全行業勞動生產率達7.44萬元/人,同比增長22.37%,增速較2006年同期提高了5.45個百分點。
出口產品附加值提高較快,出口競爭力進一步提升。受到出口退稅率下調、人民幣持續升值以及全球幾大經濟體經濟增長趨緩的影響,2007年我國的紡織品服裝出口增速有所回落。2007年1~12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達1756.16億美元,同比增長19.11%,比2006年同期回落6.03個百分點。其中,紡織品出口605.43億美元,同比增長15.86%,回落2.79個百分點;服裝出口1150.74億美元,同比增長20.89%,回落7.02個百分點。紡織品服裝實現貿易順差1568.79億美元,占全國貿易順差總值的59.83%,同比減少12.88個百分點。2007年,我國紡織品服裝的出口價格指數比2006年同期提高了7.70%,其中紡織品提高了3.71%,服裝提高了9.93%。這表明我國紡織品服裝的出口增長方式正在向效益增長和質量提高轉變。
區域結構調整成效明顯,中部紡織業發展速度突出。據統計,2007年1~11月,我國中部地區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2678.12億元,同比增長31.57%,高于全國平均增速9.04個百分點;2007年1~12月,中部地區紡織企業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實際投資額達651.41億元,同比增長54.20%,高于全國平均增速28.46個百分點;2007年,中部地區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達121.41億美元。
行業兩極分化漸顯,中小企業壓力增大。統計數據顯示,一方面,優勢企業贏利能力在不斷增強。這部分企業約占43309家規模以上企業的31.48%,平均銷售利潤率達到8.43%,遠高于3.97%的全行業平均水平,比上年同期提高1.35個百分點;另一方面,占企業數68.52%的大多數企業,平均銷售利潤率僅為0.73%,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45個百分點。而后一類企業的從業人數占全行業的64.89%,在提供就業、解決民生問題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如何在保持優勢企業又好又快發展的同時,幫助量大面廣的弱勢企業改善生存環境、轉變發展模式、提高競爭力,是產業升級中不可回避的重大挑戰。
展望2008年行業經濟形勢,分析人士指出,紡織行業相關生產要素價格和成本將進一步上漲,貨幣、財政、出口、節能減排等方面的宏觀調控政策作用將進一步顯現,內外因素都將推動紡織行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根據國內外經濟形勢,預計2008年紡織行業運行總體上能夠延續2007年的良好態勢。雖然出口增速將回落到15%左右,但是內需市場繼續升溫將緩解出口增幅下降的影響,預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工業總產值、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都將保持20%左右的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