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行業MES的應用 推動信息化走向深化
導讀:紡織工業作為我國最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進入后配額時代后,面臨諸如貿易摩擦、技術壁壘、節能減排等一系列問題,實現可持續發展,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勢在必行,實施循環經濟和綠色制造引起各方面關注。
《中國制造業信息化》:近年來紡織行業成為我國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但也面臨能耗、環境等嚴重問題,紡織行業如何來發展循環經濟和綠色制造?
吳迪:紡織工業作為我國最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進入后配額時代后,面臨諸如貿易摩擦、技術壁壘、節能減排等一系列問題,實現可持續發展,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勢在必行,實施循環經濟和綠色制造引起各方面關注。
循環經濟作為一種新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已經在社會上產生很大的影響。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將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有機結合,就是要實現增長方式的根本改變,緩解經濟增長與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的矛盾,促進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
《紡織工業“十一五”發展綱要》提出了四項有關節能、降耗和環保的約束性指標,都要通過推進循環經濟來實現。按照循環經濟的基本原則和基本方法,可以將紡織工業整體上看作一個工業系統,其輸入是各類資源能源,系統內是紡織品的生產制造過程,輸出的是產品和廢棄物。資源能源領域的重點是促進綜合利用;生產制造過程強調綠色制造;對產品則要提高質量和綠色化水平;對廢棄物要強化污染治理和推廣回收利用。
綠色制造是一種綜合考慮環境影響和資源效率的現代制造方式,其目標是在產品從設計、制造、包裝、運輸、使用到報廢處理的整個產品生命周期中,保證質量和安全性,對環境的影響達到最小,資源效率最高,使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協調優化。
實施循環經濟,推進綠色制造是行業發展的戰略目標。信息化建設必須服務于這個大目標,其作用不可替代,在“十一五”將大有作為。
《中國制造業信息化》:紡織行業MES的應用現狀如何?目前紡織行業MES的實施還面臨著哪些問題?
吳迪:與ERP相比,除了要求數據的實時性之外,MES必須與各行各業特有的工業生產設備緊密結合,行業特點更加鮮明。國內鋼鐵、石化企業研究開展了MES應用,形成了一些商品化系統,但是紡織行業的情形有很大不同。
就應用現狀而言,紡織企業多年來應用的棉紡織廠自動監測系統、服裝廠車間生產物流系統、印染廠生產過程集中管理系統等都屬于MES的內容。由于長期被看作不同的應用系統,不能做到綜合集成,形成信息孤島,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