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美國遇冷 義烏瞄向中東
分析:美國次貸危機對我國的不利影響在對美出口上已初步顯現
義烏出口困局
國內
◆勞動力成本上升◆原材料通脹壓力
國外
◆美國次貸危機影響◆美泰玩具召回事件◆美元對人民幣匯率創新低
BY宋文明每日經濟新聞
在義烏國際商貿城經營皮具產品的戶主俞女士,每周五晚上都會堅持去位于義烏市中心的稠州中學接受外語和電腦知識的培訓。最近幾個月來,這個由義烏個體勞動者協會組織的免費培訓課程里,多了英語之外的另一個語種——阿拉伯語。
在大洋彼岸美國發生的次貸危機,其影響正悄然傳遞給浙江的外貿企業,催款周期加長、美國訂單減少,加上《勞動合同法》實施后給江浙勞動密集型企業帶來的成本壓力,都使已成國內小商品出口金字招牌的浙江義烏面不得不尋找新市場,規避“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市場風險。
美國次貸危機波及中國
2006年以來,美國房價出人意料地開始下跌,大量的借款人還不起貸款了,一批房屋抵押貸款機構紛紛倒閉。多家銀行宣布業績虧損。很快,次貸危機就像被推到了的多米諾骨牌一樣,開始波及到整個美國經濟領域。
在不少華爾街專業人士看來,美國次貸危機的規模已經遠遠超過了美國二戰以來的1987年股災、1998年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金融系統風險,以及9.11等歷次危機的沖擊。
中國國內最先直觀感受到美國經濟陣陣寒意的,應屬美國采購商對中國的第三大日用消費品展會——義博會。2007年9月如期舉辦的義博會上,美國采購商與會人數的排名從第二名退至第五名。來自海關的統計數據顯示,浙江省出口自去年下半年開始逐月小幅回落,2007年出口額比去年增長27.15%,而對美國出口同比增長12.34%,也就是說對美國出口的比重正在下滑。今年以來,該省對美國出口34.1億美元,同比下降了3%。紡織服裝作為主要產品之一,今年1月出口2291萬美元,同比僅微增4.7%。
來自美國的訂單呈減少趨勢
中國小商品城工商分局副局長駱斌昨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自去年下半年以來,不斷有商戶反映,來自美國的訂單呈減少趨勢。由于美國一直是義烏國際商貿城最大的出口國,商戶的意見被立即反饋到相關主管部門。隨后的相關調查也顯示,整個2007年,該商城出口額的增長速度呈減緩趨勢,出口到美國的小商品金額在整個小商品出口市場所占比重銳減。
他認為,美國發生的次貸危機、美泰玩具召回事件、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不斷創新低,都是造成2007年義烏國際商貿城出口業務不盡如人意的主要因素。由于美泰玩具召回事件對義烏出口市場的挫傷較為明顯,很多機構在分析義烏出口數據時,往往忽略了美國次貸危機、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等經濟規律層面對出口市場的不利影響。
長三角很多外貿企業歇業
相關專業人士表示,美國小商品進口商多是批發零售商,周轉資金主要靠銀行,次貸危機直接導致了這些公司流動資金嚴重“缺血”。
“在此背景下,美國采購方不斷減少采購業務、拖長回款周期,又以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連創新低為借口拼命壓低采購價格。國內生產企業受原材料漲價壓力及勞動合同法影響的生產成本抬升,又不斷要求提高供貨價格。”上海一家專業從事蠟燭、玻璃產品進出口業務企業的業務經理陳虹表示,農歷新年以來,已經明顯感覺到來自美國方面訂貨熱情的降低,長三角很多外貿企業已經因利潤難以為繼而關門歇業。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