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谷:中國進出口企業信貸風險并未增加
在新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進出口銀行行長李若谷看來,目前全球經濟放緩的不確定性對中國進出口企業的信貸風險是正常的。
3日,他表示由于全球經濟的增長可能受到美國經濟的影響,中國進出口企業的狀況需要關注,但并非已形成很大的風險。
風險監控并無變化
在被問到今年進出口銀行在風險監控方面是否會更加收緊時,他說:“我們對風險控制一直都是差不多的,沒有什么特別的變化。就是按照一般通行的風險控制、評級標準對企業進行評級。”
對于今年進出口企業的信貸風險是否會加大的問題,他肯定地表示,風險不能說不大,但是正常的。他個人覺得,今年在進出口業務方面的風險并沒有比以前有什么不同。
此前,美國商務部1月3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美國經濟按年率計算僅增長0.6%,遠低于此前預測的1.2%,大大低于第三季度的4.9%和第二季度的3.8%。而去年全年,美國經濟平均增幅僅為2.2%,為五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但在他看來,現在美國經濟是否完全進入衰退還是個問號,不過放緩是有可能的。“現在我們的認識是,即便衰退也是輕微衰退。按照美國的標準,就是兩個季度的負增長。但全年下來,它的經濟增長估計還是在1%~2%之間,這也是現在比較普遍的看法。”
“我們認為美國經濟完全進入衰退是不太可能的,而如果還是在以1%~2%的速度保持增長,那么對中國的出口影響是有限的。”他說。
進出口銀行商業化
改革方案仍未定
作為中國三家政策性銀行之一,中國進出口銀行的商業化改革也一直備受外界關注。對此,他表示目前改革方案依然沒有出臺。
在被問到進出口銀行是否會像國開行一樣選擇一家外資銀行作為戰略伙伴時,李若谷笑著說:“現在的答案都是是或者不是,目前也許有可能。現在說什么都比較早,因為現在方案還沒有定。”
不過,去年參加十七大時,李若谷曾表示,進出口銀行不可能完全商業化,不會把政策性業務完全取消。進出口銀行的主要業務仍然在對外經濟合作方面,不會支持國內的鐵路、公路、房地產等項目。
他當時強調,在保留政策性業務的同時,進出口銀行還會有正常的銀行業務,但是即便正常的銀行業務也不是完全商業性的,不是純粹的商業化行為,屬于保本微利的業務。
對于資本充足率的問題,李若谷并沒有直接告訴目前進出口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