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行業進入“商貿時代”
服裝行業現在到底處于什么時代?答案是:從制造時代進入商貿時代。
2007年,全國服裝和紡織行業70%利潤來源于內貿市場;2007年,中國服裝內貿增長率15年來第一次超過外貿,外貿增長第一次低于上年,內貿已經成為中國服裝的主戰場;2007年,中國服裝行業有三分之一的企業在盈利,有三分之二接近虧損,利潤向大企業集中……
2007年,中國服裝業出現了新的拐點。
中國的服裝行業市場究竟是什么狀況?國家外匯儲備已經很多,中國服裝已不是積極鼓勵外貿發展的時代,也不是被動消費的賣方時代,更不是拿著錢和布票買不到衣服的時代了。
服裝行業現在到底處于什么時代?答案是:從制造時代進入商貿時代。
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彭桂福說,商貿已經成為服裝行業發展最大的瓶頸。這已經成為我們理論界、企業界以及政府部門、行業機構的共識。服裝商貿瓶頸要是不突破,行業、品牌、時尚,都無從談起。
溫州服裝也是一樣。“溫州服裝業與國內的服裝業面臨著同樣的問題:發達的服裝制造業,相對滯后的服裝商貿業,不太成熟的服裝消費市場,不夠時尚的服裝穿著文化。”溫州市服裝商會會長、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服裝商貿委員會首屆會長鄭晨愛這樣描述溫州服裝現狀。他認為,商貿通路是目前溫州乃至國內服裝業遇到最大的瓶頸,只有解決好商貿通路問題才能夠讓產業健康發展。
2008年2月16日,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服裝商貿委員會成立并落戶溫州。那一天,服裝商貿委員會全體會員聯合向全行業發出了加強商貿流通的倡議;那一天,服裝商貿委員會為國內100多個服裝品牌與國內外1000多位服裝代理商進行現場商貿配對,并將設立會員投資拓展基金,常年為會員商貿配對跟蹤服務……
現在,溫州服裝舉起了中國服裝商貿時代大旗,正在為創造中國服裝商貿時代的輝煌而行動。
韓星劉承俊攜手溫州設計師
溫州颯拉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沈洲,被韓國明星劉承俊聘請為私人專用時裝總設計,負責提供其各類活動、演出的服裝,并對其專門進行服裝包裝,聘請時間為期一年。16日下午,雙方簽訂了合作協議。
據了解,颯拉服飾是由年輕設計師沈洲創辦的制造業品牌。沈洲介紹說,颯拉是在香港、深圳參展的時候,被劉承俊所在的“亞流”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看中,覺得颯拉的服裝比較年輕,款型也好,于是,當時就有意聘請其為劉承俊的私人設計。
中國服裝要從“制造”轉向“創造”
觀點
商貿創新
需要大膽想象
⊙比藍國際品牌行銷顧問機構總裁李凱洛
21世紀的競爭就是商業模式的競爭。如何理解商業模式,其實非常簡單,通俗地講就是賺錢的方法是什么。現在,商業模式已經成為企業家探討的最重要話題。那么,中國的服裝業還有什么商業模式?2008年中國服裝商貿領域還值得我們創新的是什么呢?
我們先來回憶一下,2007年在我們眼前不斷完成新型的服裝商業生態模式以及渠道的創新變革。第一,綜合大店面的模式,以日本服裝零售商“GAP”為代表;第二,生活館的模式,比如香港的“連卡佛”;第三,買手的小百貨;第四,同類品牌集合連鎖模式;第五,服裝超市便利店的模式;第六,“OUTLET”(奧特萊特)進入中國;第七,折扣和尾貨的專業模式;第八,外貿的“尾貨”或者“外貿店”的品牌化,比如“HOTWIND”。在2007年中國服裝市場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了在中國服裝商貿領域存在的這八種變革。
2008年,服裝商貿領域還有什么值得我們創新?其實,在全球有36種完成創新的商業模式。我們可以列舉4種,它解決了怎么賺錢的問題。
商業模式一定要讓你回答“你如何賺錢”,第一通過深入市場、廣闊渠道而盈利。第二個通過客戶持續的購買和忠誠而盈利。第三通過獲取最大的市場份額和塑造大眾品牌而盈利。第四通過價值和價格上的領導地位而盈利。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