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勞動合同法》實施 香港服裝業重整經營策略
中國內地今年1月實施的新《勞動合同法》,無疑是內地勞動市場監管制度歷來最大的轉變。《勞動合同法》旨在保障內地所有勞動人士的權利,適用于本土和外資企業。據大型業者表示,這項法例勢必對珠江三角洲的傳統制衣及紡織樞紐構成影響。
香港制衣廠商已調整策略,以應付新法例導致的營運成本上漲問題,而事實上,海外市場就環境、道德和安全等方面實施的嚴厲規例,已對業者帶來沉重負擔。
全球數一數二的服裝供應鏈服務供應商聯泰控股有限公司,正密切注視內地勞動法的影響,并作好準備,利用其覆蓋廣泛的生產網絡減低有關風險。
聯泰行政總裁兼香港紡織商會會長陳亨利預期,《勞動合同法》對內地不同地區的影響不一。他解釋,沿海地區較內陸和西部地區發達得多,對不少省份來說,新勞動法過于急進,很難應付。假若內地在勞動法的實施形式及地區方面提供較大彈性,不發達的省份也許較容易適應。
陳亨利表示,雖然《勞動合同法》已經實施,但其成效或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進行評估。不過,他認為不管新勞動法存在與否,廣東省一些工廠將難免結業,原因是鄰近國家和地區帶來激烈競爭,中國內地勞工成本的升幅較越南、柬埔寨及孟加拉高出三四倍。
聯泰在全球9個國家和地區設有約12家生產設施,因此可將生產工序轉移,以減低風險,但目前仍有多達6成生產活動在中國內地進行。
聯泰在其2007年度中期報告指出,集團錄得自2004年于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以來最強勁的半年度收益,但中國內地勞工成本上升及人民幣升值,卻對業績帶來若干負面影響。陳亨利指出,聯泰現時的策略是減少內地的原件制造(OEM)活動,原因之一是客戶逐漸減少內地訂單。
值得注意的是,聯泰在內地的人力資源管理方面表現出色。該集團在東莞設有占地150萬平方的供應鏈工業城,并于本月榮獲香港一項人力資源管理殊榮,成績有目共睹。
目前,陳亨利計劃在生產成本低廉的發展中國家擴充海外業務,檢討針對發達美國市場的“從設計到商鋪”的商業模式,提高美國以外市場的占有率,以及拓展中國內地消費市場。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