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服裝 穩中求進
山東是繼廣東、浙江、江蘇之后全國第四大服裝生產基地。作為中國服裝大省之一、北方的重點服裝生產基地,山東省服裝業近年來持續快速發展。而在2008這個注定不同尋常的年份,山東服裝將會選擇什么樣的發展道路,帶給我們何種驚喜呢?
新年伊始,記者有機會采訪到了山東省紡織工業協會會長、山東省服裝行業協會會長趙傳香女士。這位笑容慈祥的老大姐,向我們介紹了過去一年里山東服裝發展的得與失,并描繪了2008年山東服裝的發展藍圖。
2007大勢:增長迅猛、效益提高
趙傳香會長向記者介紹,2007年,山東服裝經濟的發展呈現了良好態勢。2007年全省規模以上紡織服裝企業完成的工業增加值達到了1079.7億元,同比增長25%;產銷率達到了98.3%,與2006年同期持平。其中服裝產量占到了24.9億件,同比增長14%。
出口方面,去年山東省紡織品服裝出口創匯額為126.2億美元,同比增長12.9%,居全國第五位。其中服裝出口達到了63.6億美元,同比增長13%。
在經濟效益方面,2007年全省規模以上紡織服裝企業的銷售收入高達4263.3億元,同比增長29.7%;實現利稅398.1億元,同比增長34.8%,其中利潤246.5億元,增長達到了驚人的40.6%。這些都得益于產業結構的優化。
品牌企業實力大漲
2007年,通過及時調整產業和產品結構,山東省一些服裝企業得以迅速發展。像魯泰的襯衫系列、蘭雁牛仔系列,通過結構調整,都較完善地形成了獨有的產業和產品鏈。趙傳香自豪地說:“尤其是男裝產品鏈的建設,涌現出了一批排頭兵企業,如新郎、耶莉婭、仙霞、紅領、森姆、雷諾等。在它們的帶動下又出現了一批具有潛力的生產企業,如國人、傲飾、昊寶、樂好、鑫天等,這樣就使山東男裝產業組成了一個發展強勢的統一體,從而增強了整體發展競爭力。僅以上這些企業的產量和銷售收入可占山東省整個服裝行業的70%以上。這些企業近幾年在全國服裝行業百強排序中大都榜上有名,其中,像新郎、紅領、耶莉婭更是名列前茅。”
女裝方面,在山東省女裝自主品牌建設較弱的前提下,青島、威海、煙臺等市一批貼牌加工企業也有了很大發展。特別是舒郎經過近幾年的努力,已在各地建立8個營銷分公司、100多家專賣店,銷售網絡遍及中國北方,勢頭良好。
另外,各企業在加大自身鏈條建設的同時,逐漸使產品系列化和多元化,為企業增添活力。例如即發在穩固針織內衣的同時,逐步加大運動休閑針織外衣的生產,同時又建立了梭織工業生產基地。魯泰的襯衣也形成了彩棉、功能型系列產品,使產品品種互補。新郎集團、紅領集團等都增添高檔襯衫生產線,產量可達200萬件以上。各男裝企業產品大都形成了系列化生產,休閑裝、襯衫以及各種服飾等也日趨配套。
勤勤懇懇而又快速有序發展的山東服裝也自然而然地迎來了收獲的季節,2007年全省紡織行業總共有18戶企業21個產品榮獲了“中國名牌”稱號,如今全行業“中國名牌”產品累計達到了60個,居全國同行業第三位。而許多領頭企業更樹立了新的榜樣形象:即發集團、海龍集團、鳳凰集團獲中國紡織工業協會“2007中國紡織十大品牌文化”榮譽稱號;蘭雁、齊榮、基德集團獲“2007中國紡織品牌文化創新獎”;5名企業董事長獲“2007中國紡織品牌文化建設杰出人物”榮譽稱號,占全國(11名)的近二分之一。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