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稅”傳言:紡企內外并舉才能自我救贖
-新聞提示:近日有消息稱,今年服裝紡織品的出口退稅可能還會下調,調整幅度或將高達4%。傳言虛虛實實,讓市場充滿困惑。不過,對于一切出口退稅下調的傳言,“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似乎成了紡織業界“用鮮血換來的堅定信念”。面對傳言,部分紡企已開始新一輪搶關出口,而一些規模以上企業則加大了內銷市場的開拓力度。
“紡織服裝出口退稅率可能還會下調,調整幅度或將高達4%。”近日,這樣一則傳言在紡織服裝界蔓延開來,攪動不少紡企“提前行動”。
“空穴來風,未必無因”,江蘇蘇豪國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經濟師田向群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此傳言在市場上流傳已久,何時出臺只是時間問題。”
專家:退稅下調預期存在
近日有消息稱,今年服裝紡織品的出口退稅可能還會下調,調整幅度或將高達4%,即由11%降至7%。國稅總局進出口稅收管理司一位官員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具體操作細節還在研究當中”。而一位接近國家發改委的權威人士卻表示,尚未聽到此消息。截至記者發稿,相關傳言并未得到官方的證實。
傳言虛虛實實,讓市場充滿困惑。不過,對于一切出口退稅下調的傳言,“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似乎成了紡織業界“用鮮血換來的堅定信念”。
業界普遍認為,在近年來的多次宏觀調控中,技術含量不高的紡織行業往往“首當其沖”,國家加速紡織品等傳統產業轉型的信號也由此更加強烈。因此,不排除國家繼續下調紡織服裝產品出口退稅率的可能性。
田向群告訴記者,此前,紡織服裝出口退稅再次下調的消息曾多次傳出,政策之所以至今尚未出臺,實際上是緣于各方力量仍在博弈。據悉,政府主張一步到位的決心相當堅定,而行業協會和多家企業此前多次游說政府部門,希望政策調整能緩慢進行。
專家表示,今年如果人民幣升值較慢,則出口退稅可能會作相應調整;倘若如果人民幣升值過快,則出口退稅調整的可能性較小。在他看來,如果紡服出口退稅繼續下調,那么重心可能會放在產生貿易順差最大的部分紡織品方面,如聚酯長短絲和瓶片。
但也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此前多次調整出口退稅再加上人民幣升值等因素的沉重打擊,目前紡織品服裝出口已是危機四伏,國家會在充分考慮行業承受能力的情況下,慎重做出每一項事關行業發展的政策。
紡企:寧信其有聞風先動
對于傳言,大多紡企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聞風先動,積極尋求規避對策。
“現在公司的業務員都在加班加點,抓緊時間出貨,”南京一家服裝出口公司業務員肖俊透露說,“只要在政策出臺前抓緊出口,則還能獲得原先的利潤。”
業內人士認為,從去年開始,市場上一直有出口退稅率繼續下調的預期,調整范圍也基本鎖定———調低高能耗、低增加值、高污染、技術密集度低、對促進就業貢獻度低的行業。這一只懸在空中的靴子,一天不落下,紡企一天就不能安心。但也有人士認為,這一消息畢竟是市場傳言,在未經官方證實之前,它對市場的影響仍舊有限。
伴隨著傳言,一股悲觀情緒在紡織業界彌漫開來。不少紡企表示,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率下調、原材料價格上漲、工人工資提高等因素,已使紡織服裝行業生產成本上漲了至少10%以上,而目前與客商談判提價,最多只能漲3%~5%。隨著人民幣加快升值及國家為抑制外貿順差而推出的一系列政策調整措施,出口商接訂單的難度將在今年極大的增強。而微薄的出口退稅,則成了不少紡企手中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山東三陽紡織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偉生表示,短短幾年間,紡服出口退稅率從17%下調至13%,緊接著又下調至11%,這使得該廠每件褲裝的出口利潤從原來的10元降低到1元之內。“工廠現在利潤率不過3%,如果今年紡服的出口退稅真如業內所言下調4個百分點,我們真不知道該如何生存了。希望政府考慮企業現狀,謹慎出臺政策。”王偉生嘆息道。
對策:內外并舉自我救贖
業內人士表示,搶關出口畢竟是暫時性策略,一些頭腦靈活的企業正在尋求更為有效的對策。據悉,向一些關稅政策優惠的國家轉移,正在被一些紡企采用。此外,原來的以外貿為主向內外貿并舉,開始“兩條腿”走路,成了不少外貿企業的發展目標。對于外貿環境帶來的壓力,一些紡織廠商明確表示,增加內銷比例將是今年的生存重點。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春節過后,部分廠家把原來要出口歐美市場的成衣放在了國內市場銷售。據上海一專營外貿尾貨生意的負責人介紹,近來大量充斥市場的“外貿貨”,很多是由于采購商承受不了成本壓力,中途“變卦”而流落坊間的。
數據顯示,受人民幣升值等因素影響,從2005年開始,不少規模以上企業紛紛加大了內銷市場的開拓力度,出口所占比重持續下降,至去年已降至43.50%。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雅戈爾年報顯示,今年該公司內銷有望增長20%~30%,而服裝出口規模僅占其內銷的50%。為了給服裝內銷5年后的快速發展打下基礎,雅戈爾今年將在營銷、渠道建設等方面進行大的調整。
專家坦言,在不能完全消化人民幣升值等帶來的成本增加壓力下,大批出口導向型企業倒閉或者被迫轉行將成為必然的結果。“在服裝內外銷市場‘拐點’顯現的大背景下,誰擁有了內銷市場,誰也就擁有了未來。”專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