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服裝企業直面出口困境
今年來,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下調、國外技術貿易壁壘等不利因素使外向型企業出口形勢更加嚴峻。
出口企業謹慎接單
“今年我們到現在還沒有開工,也不敢接單,只能觀望一段時間再說。”昨天上午,記者走進子芳路一家外貿服裝專業加工廠時,該企業的蔡老板一臉無奈地告訴記者,“去年,該企業受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下調等因素影響,加上成本不斷上升,從頭到尾辛苦了一年,除了養一批工人外,根本沒賺到錢。”
其實,類似蔡老板這樣的外貿服裝加工企業,年后不敢接單的現象很多。市區一外貿企業的許先生根據目前的出口形勢分析,今后,外向型企業發展面臨的壓力將會更大。按他初步統計,今年他這家外貿公司的出口量至少將下降20%%的業務。這其中,人民幣升值、美元匯率下跌、出口退稅不斷下調、貿易壁壘加強等國家政策是主要原因。此外,今年來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招工難導致人工成本上升也制約了企業的發展。
據了解,人民幣的不斷升值確實讓外向型企業的訂單量大幅減少。今年來不少外貿企業都不敢提前接單了,因為人民幣升值太快,有可能一兩個月就有所上升,接單的時候是一個價,發貨的時候就是另一個價了,風險太大。
多管齊下謀求脫困
據了解,目前,石獅市許多外向型企業也正在積極地尋找對策,以便求得更大發展。記者走訪時了解到,目前多數外向型企業還沒找到比較好的應對方式,通常只在技術創新上下功夫。一方面,加工型企業在接單的時候比較慎重,相對選擇那些高附加值的服裝、鞋類產品,而在其貨幣的選擇上,主要是選擇比較穩定的貨幣,同時也會積極以人民幣的貨幣形式與外商簽單;另一方面,一些外向型企業積極開發自己的自主品牌,強化品牌建設,加大自身的研發能力,以此來提高自己的議價能力。市區一品牌鞋業企業的林總稱,現在的出口形勢復雜多變,只有掌握領先于行業的專利技術,才能提高自身的競爭力,但這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有關人士認為,政府應鼓勵更多有條件的企業開展自營出口。因為自營出口對企業的要求很高,有利于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規模的不斷擴大。同時,通過“政府搭臺、企業參與”的模式,組織企業積極參與國際性展會開拓新的市場,也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發展出口與進口相結合的多種經營模式。由于相對于出口,進口的利潤較高,經營模式多樣,有利于加強企業的實力,規避風險,并通過多種渠道不斷引導企業開拓新的市場。
同時,政府部門能多開渠道,為企業輸送更多經過培訓的熟練工,節省企業的培訓成本,提高生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