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國縫制機械行業專利分析報告
為深入分析、研究2005年經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和授權的國內外企業在我國申請的縫制機械相關專利情況,找出他們申請專利的方向與重點,比較在專利占有方面的特點和存在的差距,以此對我國縫機行業企業更好的實施專利發展戰略提出指導意見,引導企業進一步重視知識產權和加快技術創新進程,特對2005年行業專利情況分析如下:
一、 概況
2005年經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和授權的有關縫制機械行業專利共483項。其中,公告發明專利163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180項,授權外觀專利140項,分別占專利總數的33.7%、37.3%、28.9%。483項專利中,中國內地及臺灣地區申請為323項,占專利總數的66.8%;國外申請為160項,占專利總數的33.2%。在163項發明專利中,國外申請為113項,中國內地及臺灣地區申請為50項,分別占發明專利總數的69.3%、30.7%。在180項實用新型專利中,國外申請為4項,中國內地及臺灣地區申請為176項,分別占實用新型專利的2.2%、97.8%。在140項外觀專利中,國外申請為43項,中國內地及臺灣地區申請為97項,分別占外觀專利的30.7%、69.3%。從以上情況看,中國內地及臺灣地區在發明專利領域與國外差距甚遠,在實用新型專利領域占有絕對優勢,在外觀專利領域從數量上比國外多出一倍。
二、各類型專利分布
(一)發明專利
公告的發明專利總數為163項,其中申請專利分布情況為:
1、國外(113項)
……
2、中國內地及臺灣地區(50項)
……
3、基本情況:
日本申請發明專利86個,占專利總數52.7%;德國申請發明專利23個,占專利總數14.1%;韓國申請發明專利4個,占專利總數2.4%;中國臺灣地區申請發明專利10個,占專利總數的6.1%;中國內地企業及個人申請發明專利40個,占專利總數24.5%。在發明專利領域,日本、德國、韓國申請發明專利總數占據70%,日本在專利數量上仍處于領先地位,其專利主要集中在重機、兄弟、大和等幾個主要企業。中國申請的發明專利中,80%是以個人名義申請,其中大部分申請人為企業法人代表,與國外形成強烈反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國企業在專利的使用和管理上沒有清晰策略和規劃,對企業的長久發展缺乏信心,擔心因企業變更或轉產倒閉等因素造成專利的流失。
(二)、實用新型專利
實用新型專利總數為180 項,其中專利分布情況為:
1、中國內地(155 項)
……
2、中國臺灣地區(21項)
……
3、國外(4項)
……
4、基本情況:
中國內地及臺灣地區企業仍是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的主力,其中中國內地獲得實用新型專利授權155個,占實用新型專利總數的86.1%;臺灣地區獲得專利授權21個,占11.6%;德國和韓國分別獲得授權2個,占1.1%;日本在該領域沒有申請專利。內地除浙江飛亞集團獲得20項專利外,其他企業獲得授權的數量不多,60%以上專利是以個人名義申請,較為分散。日本企業在該領域沒有申請專利,主要源于日本對實用新型法的修改和調整后將保護重點轉向發明專利領域,所以日本大都將符合該類型的專利轉為申報發明專利,致使在該領域處于空白。所以,中國在實用新型專利領域雖然專利數量可觀,但形勢不容樂觀。
(三)、外觀專利
外觀專利總數為140 項,其中分布情況為:
1、 中國內地及臺灣地區(97項)
……
2、國外(43項)
……
3、基本情況:
中國飛躍、寶石、通宇、杰克、求精等骨干企業均獲得3項以上外觀專利授權,日本重機、兄弟、飛馬等企業在外觀專利申請上也非常重視,在專利數量上稍占優勢。其中中國內地占外觀專利總數的61.4%,臺灣地區占專利總數的7.8%,日本占專利總數的29.3%,美國和韓國分別占專利總數的0.7%。由于一項外觀專利基本上代表一個主體產品或一個派生系列型產品,從專利的數量上可基本看出企業所開發新產品的數量、速度以及專利申報的積極程度。
三、主要特點
(一)國外企業申請專利特點
1、繼續大規模在中國申請專利,加快產業轉移步伐
……
2、發明專利仍是申請主流,局部機構和應用型裝置的小發明占據主要份額
……
3、將部分功能專利與整機相捆綁,申請功能性整機產品專利,擴大專利保護范圍
……
(二)中國企業申請專利特點
1、專利申報數量和質量不斷提高,企業專利保護意識不斷增強
……
2、發明專利領域內我行業不再沉默
……
3、具有一定創新和技術含量的實用新型專利快速增多
……
4、電腦刺繡機相關專利申報和授權數量增長迅速
……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