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三十年風雨鑄就福建縫機業
上世紀70年代開始,福建縫制機械產業從零起步,三十多年中由一家家的小作坊個體經營的模式逐漸向企業化、專業化的經營模式發展,成長為一個以商貿企業為主的、獨具特色的產業。福建地區也以100億元的銷售規模成為全國縫機第二銷售市場。
福建縫制機械行業起步于上個世紀70年代末,伴隨著服裝行業在福建沿海地區的發展而萌芽。對于這些先行者來說,在沒有任何縫制機械產業基礎的福建,起步是何等的艱難。而對于服裝行業來講,縫制機械行業又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配套行業,就這樣,在服裝行業對縫制機械行業饑渴般的需求中,福建縫制機械行業第一批創業者從銷售二手機器、機修、配件這個最簡單的服務階段起步,從夫妻檔、兄弟幫式的家庭小作坊開始了發展歷程。
三十年間,在八閩大地上,從一片空白,福建縫制機械已成長為一個以商貿為主、制造為輔,年銷售額近100億元的特色產業。它的興起,為福建服裝、鞋業、箱包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撐起了福建經濟的一片天空,也成為全國縫制機械行業中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重要一員。
市場需求引領產業壯大
福建是我國的紡織服裝大省,紡織服裝產業從加工到貼牌,到如今的品牌時代,其服裝設計、制作和加工工藝軟、硬件方面在全國已具領先水平,整個福建軍團多年來一直處于快速的上升趨勢。泉州的男裝、石獅的休閑裝、晉江的鞋業、福州的童裝、廈門的女裝、南安的針織服裝,大大小小60個特色鮮明、輻射力大、競爭力強的產業集群為各類縫制機械創造了巨大的市場需求與發展空間。
福建地區的服裝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泉州的晉江市、石獅市沿海的大部份鄉鎮和南安、安溪、惠安一部分鄉鎮,并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和一條龍的生產開發體系。福建休閑裝產量占據了全國總產量的1/4,而運動裝、童裝、內衣出口在全國也占主導地位。目前,包括晉江、石獅、南安等地在內的泉州服裝板塊,擁有服裝企業約1萬多家,紡織企業近千家,總量占福建的80%。泉州地區擁有七匹狼、柒牌、富貴鳥、勁霸、九牧王、虎都、旗牌王、浩沙、拼牌、利郎等全國知名品牌。其中僅晉江一地就擁有年產值超千萬元的紡織企業433家,超億元的企業30多家。
據中國服裝協會統計,2006年福建省全年生產各種服裝10.1億件,同比增長31.12%,是我國服裝生產前15名省市中產量增幅最大的省,產量名列全國第五;完成工業產值545億,同比增長24.71%,利潤增長30.32%,投資增長41.89%;出口創匯43.2億美元,同比增長16.94%,名列全國第六。
伴隨著福建服裝行業的快速發展,福建縫制機械行業也逐漸發展壯大起來,慢慢開始擺脫小作坊的個體經營模式,向企業化、專業化的軌跡發展。與此同時,福誠、宏運、永信等一批優秀的縫制機械企業也慢慢涌現出來,在全國同行業中脫穎而出。
服務競爭推動產業發展
進入九十年代后期之后,福建縫制機械產業開始進入發展的黃金時期。除了服裝行以外,鞋業、箱包等輕工行業對縫制機械的需求也日漸增長,縫制機械行業找到了更多新的增長點。而最重要的是,九十年代后期開始,福建服裝行業開始新一輪爆發式的增長,也為縫制機械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機遇。來自國內外的縫制機械企業無不把福建當成重點市場,整個地區的行業競爭日趨白熱化。
在愈加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由于福建縫制機械行業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90%以上的企業都是商貿企業,制造型企業數量較少,因而服務一直是企業間比拼的主要內容。福建很多企業都是以代理、售后服務起步,發展成為服裝企業提供全方位縫制機械服務的專業公司。這一模式的產生主要是因為福建工業基礎薄弱,縫制機械行業是屬于精密機械制造業,以福建的產業條件不可能獨立進行縫制機械制造。在這種條件下,以代理國內外縫制機械產品為主要形式,以服務為核心競爭力的經營模式,就成為福建縫制機械行業許多企業選擇的道路。“服務”是福建縫制機械產業起步的第一個“產品”,時至今日,“服務”仍然是企業競爭的核心。可以說,“服務”是福建縫制機械企業發展的動力和機遇,支持著產業持續發展。
福建的縫制機械商貿企業正是抓住了這一點,以服務為競爭手段,打通了下游客戶與上游設備提供商之間的鴻溝,從而整合了整個縫制機械行業。時至今日,福建縫制機械產業早就已經擺脫了粗獷的經營方式,以現代企業的經營方式、專業化的服務為福建服裝、制鞋、箱包等輕工行業的發展助力。以福誠為例,他們成功探索出一條縫制機械專業提供商經營理念,整合了國內外優秀的縫制機械資源,根據下游客戶的需求,從設計、剪裁、無縫縫紉、縫紉、整燙、吊掛設備到完善的整廠規劃方案、服裝工藝流程設計指導,提供一站式的系統服務。
新世紀鑄就新的輝煌
福建服裝、鞋業的巨大產能,使得福建成為中國縫制機械行業發展速度最快、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全省縫制機械銷售規模在國內僅此于廣東,名列第二。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福建縫制機械產業目前已成長為一個以服務為主、制造為輔,橫跨服裝、鞋業、箱包等領域的專業產業,年銷售額近100億元,在全國縫制機械行業中也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新世紀頭五年,是我國縫制機械行業有史以來發展速度和規模擴張最快的時期,行業產值年均增長26%,出口額年均增長20%,大眾常規產品種類覆蓋面已經接近世界縫制機械廣泛使用產品的90%,目前國內企業數量已經占到全世界的86.33%,產量超過世界總量的70%。福建的縫制機械企業抓住機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以福誠、宏運為代表的一群優秀企業,已經逐步走出以代理銷售、售后服務為主要業務的傳統經營模式,逐步向縫制機械系統供應商的角色轉換。
福建縫制機械行業主要分布在泉州地區,在福州、莆田、廈門、漳州等地也有相當規模的發展。與此同時,制造型的縫制機械企業也開始嶄露頭角,在漳州、莆田、泉州、三明等地,永信、恒利、佳銘、三和、聚旺等一些縫制機械制造企業、縫制機械零配件企業開始逐漸成長起來。雖然與國內其它縫制機械制造基地相比,福建的產業基礎還比較薄弱,但是這批企業在個別領域已經具有相當的競爭力。2007’上海中國國際縫制機械展覽會上,晉江聚旺印染機械有限公司的圓網印花機、晉江恒利公司的自動內部縫傘機等產品受到業界普遍關注。
專業市場加快產業升級
早在改革開放之初,石獅就率先形成了中國最早的服裝專業批發市場,并逐漸形成了閩派服裝的發源地和集散地。隨之,在石獅也逐漸形成了一個較為集中的縫制機械專業市場,成為眾多國際知名縫制機械品牌的“必爭之地”。這個市場的形成,為福建縫制機械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助力。
據統計,目前全省90%的縫制機械經銷商分布在泉州地區,其中又有90%集中在石獅。憑泉州地區發達紡織服裝產業集群中心的強大磁力,石獅縫制機械銷售市場的近年來發展十分迅速,目前已形成在全省乃至全國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專業縫制機械銷售集散地。每年大量的縫制機械通過石獅輻射到泉州、晉江、廈門、莆田、漳州、三明、龍巖等地,石獅的縫制機械專業市場已經成為福建乃至華南縫制機械行業重要的集散地。
不僅標準、中捷、杰克等國內眾多縫制機械生產廠家在石獅設立經銷點或全國總代理,日、德、美等國家的10多個國際知名企業如重機等也相繼來到石獅,將此地作為輻射福建的推廣中心,意欲借助石獅這一專業市場贏得更多的服裝企業。石獅縫制市場的完整性和專業性,使省內外不少服裝企業都把這里作為采購重點。一批優秀企業已在省內外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經銷網絡,為全省和周邊省市紡織服裝業的發展提供支持。
在石獅的縫制機械市場逐漸成為輻射周邊省份的中心市場的同時,隨著這幾年縫制設備市場集散能力的提高,福建的縫制機械制造業也有一定的發展,目前,已經包含輕紡產業的相關設備,像印染、繡花、縫紉設備等都生產,應用于服裝、制鞋、箱包等行業。
正在建設的石獅服裝城中,石獅市政府將2號機械館作為新成立的福建縫制機械行業協會成員的常年展館。該館不僅將成為福建縫制設備的展示平臺,還將成為全球各大紡織機械制造集團的品牌展館。此外,為了改變目前泉州縫制設備市場比較分散的狀況,有關方面擬在石獅服裝城附近規劃專業銷售市場,目前,前期籌劃工作正在進行中。
一個產業的崛起,也許在外人看來,并沒有留下多少太令人驚嘆的印記,但是如果你身在其中,經歷了這一切從萌芽到參天大樹,那你就會發覺這何嘗不是一篇瑰麗的樂章,記錄了一批優秀的企業、一群堅韌的八閩子弟輝煌的創業史。最近,福建省一些地區紛紛前來石獅招商引資,優厚的條件吸引了更多的企業來到這里,福建縫制機械產業正面臨著新的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