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環境之展望
從所整理的信息可以看出,2008年中國縫制設備行業面臨的困難依然還很多。總的說來,中國縫制設備企業在新的一年除了將繼續面對自身生產成本壓力,還將繼續面對國家經濟調整帶來的政策壓力以及服裝行業聯動帶來的市場壓力。將2008年中國縫制設備行業發展環境呈現出來之后,不難發現,這些所謂的問題不是現在才有。的確,如何應對市場和經濟環境的變化,如何突破發展瓶頸,等等問題都是企業的燃眉之急。但是當深入剖析環境,尋找解決方案的時候,我們又再次清醒地看到:所承受困難的程度取決于企業自身。同質化現象、無序競爭帶來的負面影響會越發嚴重。
積極應對,勢在必行。以融資為例,在資金吃緊的情況下,財務管理顯得十分重要。國際上,一般大型企業尤其是股份制集團公司都設立有自己的財務公司,獨立工作,對企業投資方向有很大的發言權。從資金的籌集、運用到成本核算與利潤分析,再到經濟效益分析與評價,財務管理作用關鍵。資金緊張也與戰略規劃有關,如果企業在市場的誘惑中盲目投資,就會弱化核心主業競爭力,相關副業發展又分散了企業寶貴的貨幣資本和人力資本,成長風險加大。同樣,盲目上馬新項目,占用較多資金用于擴大再生產,將資金形態變成了資產形態,也可能使資金鏈脆弱。也有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比較落后,導致資金沉淀,沒有充分盤活現有的存量資產。不得不強調建立核心競爭力系統、制定定位清晰的市場戰略、整合企業系統內部資源……這些需要企業真正重視。在2007年12月17日的《財經日報》上刊登了題為《民企通過“利基戰略”謀求成長之道》的文章,提到了“利基戰略”,即指專注于某個細分市場的企業競爭戰略,企業以某個狹窄的業務范圍為戰略起點,集中資源和力量進入,首先成為當地市場第一,不斷拓展地域市場范圍,采取多種途徑建造競爭壁壘,分階段、分層次地獲取并鞏固市場冠軍的地位,最終實現全球單項冠軍的最高目標。
盡管2008年擺在中國縫制設備行業面前的困難很多,但是可以預見:隨著整個國家經濟調整的深入,中國縫制設備行業發展是呈現整體良性的。有人稱2008年為中國經濟的“陣痛期”。經濟界人士表示:沒有爭議的是2008年宏觀調控將會繼續從緊,“2008年可能是結構性調整或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從口號變為切實行動的一年,盡管可能只是一個開始,但卻將決定2008年乃至以后更長時間內中國經濟增長的速度和質量。”這樣的預測無論準確與否,結構性調整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對中國縫制設備行業來說都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