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銳減 福建服裝業加速內銷
福建服裝平均出口單價2007年明顯提高:針織服裝提高16.76%,梭織服裝提高6.33%。不過,隨著近期人民幣升值加快,加上原材料上漲等因素,服裝企業的出口利潤卻不斷被壓縮,低端服裝出口甚至會虧損。為避免利潤下降,福建紡織服裝業今年加速了國內擴張的步伐。
服裝出口利潤銳減
“服裝出口平均單價上漲,原材料是一個推動因素。”省紡織行業協會、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秘書長管秀華昨日對記者表示,單價提高主要得益于新技術和產品的開發和推廣,創新提高了附加值。
雖然單價上漲,但企業的利潤卻不斷被壓縮。來自外貿部門的調查顯示,出口企業近期普遍反映處于“內擠外壓”困境,出口成交難度加大,出口價格上調的幅度難以彌補成本增加,利潤空間有所下降。目前服裝出口平均利潤為5%~6%,高檔服裝的利潤才會超過10%,低端服裝出口甚至還會虧本。
據悉,到本周,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已超3%,升幅為去年整年的40%,匯改以來升值14.4%。而服裝出口退稅,早在去年就已下調了2個百分點。
已有小企業倒閉
福州一家專門做服裝出口的貿易公司出口部黃經理介紹,由于匯率不斷上漲,出口退稅下調,再加上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成本增加,企業難以在短時間內消化。在多重因素影響下,出口價格上漲甚至趕不上成本提高,中小企業今后可能更艱難。
管秀華也說,當前升值加快對企業的沖擊不小。外經貿廳的調研顯示,面對升值,不少企業僅采取了不接長單、壓縮規模等消極方式避險。
據了解,福建省紡織企業多達2萬多家,出口量居全國第六位。但出口是“量大”而非“質高”,多以貼牌為主,自有品牌少,不少企業只賺取約10%的加工費。目前受經營壓力增大的影響,一些小型企業已倒閉。
服裝協會盯上內銷
為了避免利潤下降,不受升值及退稅下降的影響,不少服裝企業只好轉向內銷。
過去只做外銷的福建財茂集團,如今也在福州街頭巷尾開設了不少淘帝專賣店。
管秀華則介紹,為應對當前的市場環境,福建服裝企業今年將加快走向國內市場。據介紹,服裝協會將以組團形式拓展內銷,目前已進入廣東、江蘇、安徽、重慶、遼寧等東北市場,其中多家企業近期進軍了重慶,長沙和武漢等中部市場也被納入到拓展計劃中。
開始嘗試網上賣服裝
不過,我國目前的服飾品牌有十幾萬個,競爭非常激烈。財茂集團的有關人士坦言,由于涉及店鋪租金成本,大規模鋪設專賣店難以一蹴而就。
據悉,為了加速擴張,我省一些名牌服飾廠商開始辦網上專賣店。服裝行業首個B2C平臺姿格網總裁鐘國棟稱,網上商店能擴大單店輻射,浙粵紡企在這方面走在了福建前面。服裝B2C只容許服飾廠商總部開店,配送則由離下訂單者最近的實體店完成。
福建省國際電子商務中心負責人認為,閩企特別是出口企業需要拓展網上業務。我省還為此升級了原有平臺,通過“在線廣交會”對外推介閩企。
□提醒
紡企可參與套期保值
紡織服裝業用得較多的PTA(精對苯二甲酸,用于生產滌綸),近期悄然從每噸6800多元漲到8000多元。金友期貨負責人提醒,目前國內主要的13家PTA廠商已用期貨套期保值,紡織企業也可借鑒這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