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企轉營關閉 帶旺機器拍賣
東莞去年有一些鞋廠、家具廠、毛織廠等小企業因轉營而關閉,工廠關閉也意味著新的市場機會:在東莞拍賣行業里追逐利潤的競拍者人數大增,“連一些收破爛的廢品站也有人參與進來分一杯羹”,一位從事機器競拍已近10年的投資者笑著說。
據了解,東莞目前一共有30多家拍賣行,主要業務是拍賣法院查封后的工廠資產,而最主要的是機器、房產等物品。最大的一家拍賣行一年業務超億元,一般的拍賣行也大概在1000多萬元之間。
眼光準一年輕松賺百萬
來自湖北黃岡的袁先生是東莞最早參與拍賣行內機器競拍的投資者。他告訴,1995年自己就已經投身拍賣行業,當時很多人都不太了解拍賣市場,基本上沒有什么人做。那時候這個行業的生意太好做了,不像現在這么激烈,近幾年參與這一行的競拍者人數增加了很多,包括一些從深圳過來的投資客。“現在連一些收破爛的廢品站也有人參與進來分一杯羹”。
“起拍價比較低,在這個行業的利潤還是相當可觀的,雖然現在競爭越來越激烈,但只要眼光準,一年可輕松賺上百萬元。”袁先生說。而要投資這塊市場,袁先生認為關鍵是要對競拍的物品估價準,以什么樣的價錢拍下來,還有多少利潤空間,需要有準確的評估,拍到合適的價錢,肯定有錢賺。
利潤高一度現暴力競拍
而正因為拍賣行業內存在比較高的利潤,在拍賣競爭日漸激烈的情況下,在去年,一度出現過暴力競拍:通過威脅其他競拍者不要應價,從而以相對較低的價格拍下牟取暴利。
袁先生告訴,他自己去年4月曾在一家拍賣行競拍一家手袋廠的機器,起拍價是11萬元,自己不顧威脅將價格抬到了20多萬元。事后出門,自己一輛60多萬元的車就被人給砸了。袁先生告訴,去年警方在一家拍賣行抓了一批人,現在拍賣市場恢復了秩序,競拍還是比較規范的。
競爭大新增5家拍賣行
“東莞的拍賣行主要以法院查封后的倒閉工廠的不動產為主要業務”,東莞一家拍賣行的拍賣師說,而拍賣的標的主要集中在毛織、印刷、鞋業和家具這幾個行業的工廠。
據了解,東莞各家拍賣行的業務主要是拍賣法院查封的資產,所有的拍賣公司通過公開“搖珠”獲取業務,一個月運氣好能接到5到6單拍賣生意,少的時候也會有一單。東莞市中天拍賣行的經理吳錫榮告訴,現在拍賣公司內部的競爭也日趨激烈。去年一年又新增了5家拍賣行,東莞現在拍賣行的總數已經超過30家。最大的拍賣行一年能做到過億元的業務量,一般的也有10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