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管理軟件提高經營效率 桐鄉衫企推進產業信息化
“采用生產管理軟件來配制原料、安排生產以及管理訂單,極大地減少了人工誤差和疏漏,提高了公司的經營效率,使整體生產能夠合理地滿負荷運營。”這是浙江桐鄉市亞大服飾有限公司生產負責人對應用自動化系統的感受。
桐鄉毛衫業是當地比較有特色的塊狀經濟產業之一,以中小型企業居多。近些年,隨著產業的提升,桐鄉市的指導性發展政策亦有所改變,提出要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為此,要以信息化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進一步增強毛衫產業的發展活力,提高企業的產能和效益。
桐鄉市發展和改革局負責科技信息的朱建洪表示,科技信息局自2005年成立,以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示范工程為抓手,并由常務副市長直接領導,建立了相應的推薦評審制度。近些年,毛衫業逐步走出了手工作坊式的生產模式,企業也進行了設備更新,以電腦橫機替代手搖橫機。于是,一些規模企業有能力也有愿望提高企業的生產管理信息化建設。
記者從桐鄉市亞大服飾有限公司了解到,這家公司在2006年成立,總共配置了近百臺德國斯托爾電腦橫機。亞大的目標就是生產管理先進、提高經營效率,因此,該公司通過對比,最終采用了北京亞紡新世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開發的專用于電腦橫機設備的生產管理軟件。據公司生產負責人介紹,應用生產自動化的優點是減少人員、統計準確、增加產值。按100臺橫機計算,從原料入倉到毛衣出廠,可減少排單、統計等管理人員2人,統計數據準確率提高3個百分點,并有效減少了原材料的浪費。在生產滿負荷情況下,與手工管理相比,100臺機器每天可節省生產時間240分鐘,及時地安排生產。還可以通過固化崗位、增加服務等方式,提高競爭實力。他粗略合計一年共節約成本大約10萬元。
據了解,目前桐鄉市企業信息化建設以示范項目評審制為手段,政府每年都要投入資金對評審通過的示范項目進行補助,借此對整個行業起到引領的帶頭作用。朱建洪告訴記者,示范項目的評審是先由企業申報,經過市級信息化領導小組的全面考察后,還要經過社會中介機構的審計認定,才能最后予以確定。浙江淺秋針織服飾有限公司的外貿信息化建設項目就是2006年度的示范項目之一。
桐鄉市濮院毛衫管理委員會的一位負責人談到,雖然當地毛衫企業多數規模較小,但是現階段也亟需改造和引進先進設備,提高生產效率。企業可以利用管委會的區域信息化平臺,挑選更多的應用管理技術,更直接地服務于企業的技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