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服裝城:靚麗轉身,書寫“財富傳奇”
3.7平方公里年銷售380億元
平均每天銷售額一億多元!這是近日從常熟服裝城傳出的驚人消息。
記者日前來到常熟服裝城(原中國常熟招商城),滿眼興旺景象。男裝中心二樓的鋪位正舉行招租拍賣,客商云集,一個個志在必得;國家旅游總局頒發給服裝城的江蘇第一塊4A級購物旅游區牌子,引得旅游者紛至沓來;文化廣場、綜合商貿大樓、服飾廣場步行街、天虹服裝城、萬豪國際輕紡城等面積達35萬平方米的建筑,正在開工建設……所見所聞,處處讓人感受到這家市場強勁發展的脈動。
常熟服裝城管委會主任潘云來告訴記者,這里常駐客商有2.8萬多家,每天來做生意的客商有20多萬人次,去年銷售額達380億元。常熟服裝城不僅蟬聯全國十大服裝專業市場榜首,而且在去年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主辦的“市場改變中國”(1978—2008)評比中,獲得杰出貢獻獎。
據介紹,常熟服裝城從1985年開始從大棚攤位式市場起步,很快發展成全國知名的服裝批發市場。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原先雜亂的環境、簡陋的設施,服裝城已遠遠不能滿足迅速崛起的中高檔服裝交易的需要。及時應變才能掌握主動。常熟市委市政府果斷作出了改造市場的戰略決策,為服裝城推進新一輪發展書寫了關鍵一筆。
擴容一倍卻未占用一畝耕地
常熟需要新的服裝城,然而調研發現,異地重建需要占用耕地數以千畝,而如果對原有市場進行改造,完全可以利用原有3.7平方公里的土地,再建一個新市場,并且大大提升市場的設施條件。市委、市政府于是決定,實施就地改造,并作出了調整管理體制、整合集體資產的決策。也就是由服裝城管委會通過整合資源,進行統一規劃和改造,并請中國規劃設計院進行規劃,使土地使用率大大提高。
如今走在服裝城里,看到的是一幢幢高樓,沒有一幢是低于5層的,最高的有23層;地下為停車場,部分大樓頂上做了停車場和餐廳。5年來,服裝城新增加150萬平方米建筑,卻沒有征用一畝農田。
服裝城里的時裝中心大樓,建筑面積達16萬平方米,是我國目前最大的服裝大樓。記者在這里看到,“街”“路”縱橫,店鋪一間連著一間望不到邊,自動扶梯、洗手間、中央空調一應俱全,玻化磚地面一塵不染,環境整潔就像星級賓館。
據介紹,經過改造后的常熟服裝城,不僅營業面積擴容一倍多,而且硬件設施、管理水平都實現了升級。“好巢引鳳凰”,許多品牌服裝的全省乃至全國總代理涌進了服裝城,使這里經營的商品從中低檔轉向中高檔,每平方米營業面積的銷售額大大提高。如今在這里,2.8萬個門店,經銷著1.5萬多個服裝品牌,許多國內知名品牌、馳名商標的服裝都在這里設了窗口,一批國際知名品牌也到這里設立銷售基地。服裝品牌又往往請著名影星為代言人,因此在這里到處可見巨大的明星廣告牌,成為服裝城一道多彩風景線。
5年投資50億,沒用1分貸款卻還有盈余
說起常熟服裝城的變化,浙江溫州老板吳安青感受特別深。她1997年就到常熟,當時來的時候,路上還是磚鋪地面,汽車開過,路就“切卡切卡”響;下雨天汽車開過,磚頭下的水就濺到身上。而這幾年,市場發展變化得太大了,高樓多,服務也好,可以說是一年比一年好。她喜滋滋地告訴記者,如今她在這里已有了自己的店面房,買了很大的住房,今年還要把孩子的戶口也從溫州遷過來。
5年改造,一共建設了50個項目,其中25個為配套項目。這么大的工程量,錢從哪里來?服裝城管委會介紹說,有的是拍賣土地,讓別人來建;有的是建好后拍賣整幢樓或樓層;還有的是一個門店一個門店拍賣使用權,通過靈活多樣的市場化運作,實現了資產最大化。如有一幢樓里16個平方米的店鋪,40年使用權,拍賣價達到400萬元;有2個樓層2.7萬平方米,拍出了2.78億元;還有一塊土地的使用權,拍賣價達到每畝1539萬元,創下常熟土地的天價。通過從浙江等地引進20億元,加上自籌30億元,總投資達50億元。因此,服裝城5年投入50億元,不僅沒有一分錢貸款,賬上還有盈利,實在讓人稱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