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陣痛期:優化進出口結構
記者近日從廣東省統計局獲悉,2月份,廣東省實現貿易順差46.1億美元,同比下降26.6%,為2008年3月以來單月最低值
作為我國外貿大省之一,廣東外貿進出口總值連續22年蟬聯全國第一,2007年的進出口額突破6000億美元,廣東外貿主要總量指標在全國外貿中仍占絕對首位,但海關統計數據顯示,廣東外貿增速已連續5年低于全國增速,占全國比重也逐年下降。
廣東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08年1-2月份,廣東省外貿進出口增幅呈回落之勢,相比于2007年,同期增長14.1%,但是低于全國23%的增長幅度。雖然增幅回落明顯,但其進出口總值達952.4億美元,仍然占全國進出口總值的26%。
2月份,廣東對外貿易總體呈現出口減速、進口提速之趨勢。單月實現進出口總額420.9億美元,同比增長9.1%。其中,出口233.5億美元,增長4.1%,低于1月份26.3%的增幅。
顯然,受美國次貸危機影響,全球經濟增幅普遍放緩,其對廣東出口的影響也在加大
低端產品受沖擊最大
從廣東省統計局的數據不難看出,工業品出口增長明顯回落,電子信息業、紡織服裝回落幅度較大。
2007年,廣東出口金額大于10億美元且占全國比重40%以上的大類優勢商品主要集中在機電產品和傳統大宗商品上,包括手表、首飾、電扇、游戲機、錄放像機和家具等25種商品。其中,列于前10位商品中的錄放像機、游戲機、玩具和靜止式變流器等7種商品,其出口值占全國出口比重均超過50%
但到2008年,包括電子信息業在內的工業品出口大戶出口回落幅度較大。
數據顯示,2008年1-2月廣東省外貿進出口總值為952.4億美元,其中出口549.9億美元,增長15.8%,增幅比2007年全年回落6.4個百分點,低于全國出口16.8%的增長幅度;進口402.5億美元,增長11.7%,低于全國進口30.9%的增長幅度。1-2月累計實現順差147.4億美元,增長28.8%,增幅比2007年全年回落7.4個百分點
2月份,廣東省工業生產增速趨緩。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921.10億元,增長12.1%;1-2月累計實現增加值2039.26億元,增長12.7%,增幅比2007年全年回落5.6個百分點。
其中,工業品出口增長呈現明顯回落之勢。1-2月,廣東省完成工業品出口交貨值3277.15億元,增長9.5%,增幅同比回落11.0個百分點。
而從九大產業看,三大新興支柱產業出口增幅同比回落10.7個百分點,其中電子信息業回落幅度較大,回落15.5個百分點;三大傳統產業回落12.8個百分點,其中紡織服裝回落幅度達14.5個百分點;三大潛力產業回落7.2個百分點,其中森工造紙回落10.0個百分點。
分市看,占廣東省出口交貨值比重56.1%的深圳和東莞兩市出口增長明顯放緩,增幅同比分別回落26.1和8.3個百分點。
在廣東出口減速的背后,是整個國家外貿出口增速從去年的20%左右跌至6.5%,低于去年大多數月份的水平,工業企業增加值漲幅也創下2006年12月來的新低。
“中國制造”陣痛期:優化進出口結構
廣東出口減速有其歷史和現實的原因。不可否認,自去年以來出口退稅下調等因素的滯后效應影響甚大,而國家對加工貿易一系列出口政策的宏觀調控,對占據外貿大頭的珠三角制造業更是有所沖擊。
暨南大學經濟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系主任劉德學教授說,商務部發布的加工貿易禁止目錄盡管其調整意在繼續推進出口商品結構優化,抑制“兩高一資”及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產品出口,推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但對以加工制造業為主體的東莞和深圳,甚至整個廣東省來說,造成的出口幅度大幅減速是在所難免。
由于收緊加工貿易政策、進一步擴大加工貿易限制類目錄和臺賬保證金制度,以及今年剛實施的新勞動合同法、人民幣升值、勞動力短缺等問題,香港總工會最近做了一個調查,有46.9%企業指出,這將使制造業企業盈利減少,亦有可能令它們面臨虧損。
調查還顯示,在過去一年來,珠三角制造業企業的成本總體上升幅度平均約20%。另外,33.8%企業估計,在未來的2年,將有約10%-20%企業受成本壓力而結業,30.6%較悲觀,料20%-30%企業會關閉。這些因素都大大制約了廣東省乃至全國的進出口貿易的增長。
另外一組數據顯示,廣東對美國出口總值下降,廣東外貿對美國出口明顯放緩。2008年1月,廣東對美出口60.2億美元,同比增長4.1%,遠低于同期中美雙邊貿易12.2%和廣東總體外貿出口26.3%的增速。
顯然,美國經濟的持續低迷無可避免地影響著中國,廣東規模龐大的出口企業站在了暴風雪的前列。
不僅如此,實際上,去年下半年以來,包括產品質量問題在內的一系列中國制造危機,至今仍在困擾著中國出口企業。
“訂單一直在下降,特別是接受散單的中小企業,受影響很大。”萬邦鞋業公司負責人、廣東鞋業反傾銷聯盟秘書長郭煒文對記者表示,“自去年以來,加工貿易企業的日子實在不好過。歐美對進口產品的質量標準一直在提升,檢驗也更為嚴謹,中小加工貿易企業未必能及時更新這些標準數據,以至于屢屢出現質量信譽危機的問題。”
記者獲悉,近兩個月內,多個國家對進口產品標準均有所提升。其中玩具門檻有大幅度提高。
據悉,美國國會今年將會通過兩個有關玩具法案:一是關于玩具含鉛量禁令;二是將進口玩具需經第三方認證,由之前的自愿改為強制性,還有可能加大處罰力度,將最高處罰金額由126萬美元提高到1000萬美元。據了解,美國眾議院最近還通過了要求將玩具中的含鉛量削減至接近零的水平的法案。
但有關部門顯然已有所準備。
“廣東正在對出口產品結構進行優化調整。我們將致力于提高出口產品附加值,促進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對于目前廣東出口貿易情況,廣東省外經貿廳有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而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在2008年施政報告中更提出,今年商務部的工作重點為優化進出口結構,保持出口政策的基本穩定,以及更加重視擴大進口。
據記者了解,雖然加工出口貿易同比有所降低,但2007年廣東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卻創1211億美元,比上年勁增59.1%的佳績,占廣東省同期出口總值的32.8%。對廣東省出口總值增長貢獻率高達66.9%。
“我們正借此契機,促進出口產品升級。”上訴廣東省外經貿廳人士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