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SMA把脈行業發展
受益于我國經濟和我國居民收入的持續增長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產業鏈轉移的影響,我國縫制設備的下游行業服裝紡織行業快速發展,這為我國縫制設備行業的快速發展帶來了機遇。同時,因為07年紡織行業出口退稅的下調,原材料和勞動力價格的上漲,紡織行業的增長速度有所減緩,紡織行業產業結構升級和“向設備要效益”的需要對縫制設備行業來說是難得的發展機遇。雖然我國縫制設備仍以中低端為主,但受益于下游產業將持續發展,隨著全球縫紉機產業鏈的轉移和縫制設備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縫制設備未來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雖然06年我國紡織服裝行業增長速度比往年同期低5個百分點,但仍有10.11%的增幅,總體發展仍是好的。如今,隨著原材料價格上漲及勞動力成本增加,對服裝企業生產成本上升帶來了壓力。出口退稅的下調,使得不少紡織品服裝出口企業因此面臨更大壓力,亟須實現結構調整,完成從粗放型生產向集約型生產的轉變。因此,“向設備要效益”成為企業思考的一個問題。中國的服裝業想求得發展,如果作為上游產業的縫制設備行業不給予應有的支持,那么,中國要想從服裝大國走向服裝強國顯然就是一句空話。
服裝紡織行業的的發展速度減緩,利潤率有下降趨勢,從短期來看,考驗的是企業的議價能力,但從長遠看,會促進企業產品升級換代,促進整個產業結構的大調整。只是這個過程對于企業來說是一個“涅槃”的過程。這對縫制設備行業來說是難得的發展機遇。
近年來南方服裝行業受制于勞動力成本和土地成本的不斷上升,這些年已明顯向北方和中西部地區梯度轉移。目前,僅“環渤海”三省二市梭織服裝產量已接近我國梭織服裝總產量的20%,縫制設備的銷售增長率均高于南方,北方各省市也都把服裝產業作為“十一五”規劃發展的重點產業。臨近2008奧運會,北京市頒布“世界時裝之都”發展綱要,面對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奧運的無限商機,服裝市場需求再次擴大,服裝企業面臨產品及品牌的雙重升級,從而對高品質、高性能、高附加值的縫制設備需求也大大增加,縫制設備行業的展覽需求隨之提高。
考慮了紡織服裝行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以及縫制設備行業的現狀,BISMA抓住了縫制設備行業發展的機遇,并為縫制設備行業與下游產業建立了溝通合作的平臺,有助于改善縫制設備行業激烈競爭的現狀,也為縫制設備行業提供了,正是因為順應了市場的需求,BISMA(www.bisma.cn)不斷成長發展,才取得了今天的巨大成功,BISMA2008將為買賣雙方建立真正強大的合作平臺,促進縫制設備行業和紡織服裝行業雙方的產業升級和共同發展。BISMA將為縫制設備行業的良性發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