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必將成為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引領者
暖春三月,草長鶯飛。黃黃的陽光鮮嫩無比,金色的連翹、粉紅的桃花次第綻放。北京釣魚臺國賓館又一次迎來了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第九屆年會的中外嘉賓。這中間,有一位顯眼的重量級人物,他就是首次在這個高端論壇上擔任外方主席的美國杜邦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賀利得。
杜邦公司是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后,最早來華開展投資經營活動的世界500強企業之一。經過25年的努力,杜邦已在華建立了39家企業,提供了約6500個就業機會,產品與服務涉及化工、農業、食品與營養、電子、紡織和汽車等多個行業,投資總額逾8億美元,并計劃到2010年增至12億美元。
杜邦公司吸引人們好奇和敬佩目光的原因在于,成立于1802年的杜邦公司如今已走過了206個年頭,成為一株在今日之環球企業界已不多見的名副其實的常青大樹。早在清朝時期(1863年),杜邦公司就與中國有著生意上的往來。可以說,杜邦公司與中國之間源遠流長的商業交流活動從一個側面見證了我們這個古老帝國從傳統農業社會向近現代工商業社會轉型的歷史。
今年59歲的賀利得是一位資深的跨國企業領導人,從1999年開始擔任杜邦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在職業生涯中,賀利得先生一直致力于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推廣與實踐。在擔任“世界可持續發展商業理事會(WBCSD)”主席期間,他與人合著了《身體力行》(Walking the Talk)一書,深入分析了實現可持續發展和履行公司社會責任的商業理念。
在賀利得的領導下,有著206年歷史的杜邦公司于2000年在企業界率先將“實現可持續發展”確立為公司使命,即在減少對環境影響的前提下,增加股東收益和社會價值。在這一理念的引領下,杜邦由一家化學企業轉型為全球性科學公司,致力于利用科學創造可持續的解決方案,讓全球各地的人們生活得更美好、更安全和更健康。
在3月22日上午舉行的發展論壇開幕式上,作為雙主席之一的賀利得先生在致辭中就全球未來發展趨勢及中國的影響力闡述了頗有見地的觀點。他說:“未來十幾年中,全球化將更加深化、科技會大幅進步、經濟和社會將呈現前所未有的發展態勢。到2020年,全世界所有的產業、政府和社會都將踐行可持續發展。那時候,中國不僅是全球經濟增長的動力,而且將作為久經考驗的領導者在世界經濟的多個領域發揮帶頭作用。”
賀利得認為,到2020年,先進技術將成為影響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和深刻的社會現實,而中國經濟的巨大規模和深遠影響力,將使得中國對生物技術、納米科技、計算機網絡和個人電子設備等新興應用領域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賀利得表示相信:“到2020年,中國會憑借其豐富的人力資源、日益增強的創新能力和工業實力,成為全球科技發展前沿技術革新中心地帶的助推器。”
與此同時,賀利得也代表參加論壇的國際企業家重申了繼續貢獻于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承諾,提出繼續通過推出技術和產品、通過強化對環境責任和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通過援助弱勢群體等方式,與中國一起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共同前進。
“昨日之因結今日之果,而今日之果又為明日之因。”在3月24日上午的論壇總結發言中,這位來自并不盛行佛教的國度的西方CEO有些出人意料地用地道的中國古語引述佛家思想,來表達他對于中國改革開放30年所產生巨大變化的理解。基于這種理解,賀利得先生建言,如果中國想要在世界未來的發展中真正扮演領導者的角色,就必須從現在做起,在住宅、醫療衛生、環境、能源、國際關系、經濟發展和市場活力等領域的不斷改善方面作出扎實而具體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