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印刷包裝業靠“創意”消化成本
今年原輔料漲了,石獅一些骨干包裝企業的產品售價也相應提高了些。“但并非你說漲價就能漲價,這一‘水漲船高’的背后,客戶最終還得看產品的賣相和品質。”石獅印刷包裝協會許會長告知了這一“消化成本”的辯證法。
“人是樁樁全靠衣裳”。商品的包裝更應是一件漂亮“衣裳”。今年以來,石獅印刷包裝企業在“賣相”上下功夫,哪怕是一件小小的“服裝吊牌”,也設法講究設計創意。為提高設計水平和檔次,去年石獅印包企業不惜重金從省內外挖回了一批“創意型人才”,隨著一些來自廈門和廣東的平面設計、制版等專業技術人員相繼加盟,石獅印包行業悄然發生了兩大變化:一是不少鞋服、食品企業需要品位較高的包裝,不用再跑廣東了;二是石獅印包企業也不會因客戶的要求高,而將設計創意環節拿到廣東或廈門同行那里加工了。目前,石獅印刷包裝產品的品質越來越高,旗下的客戶也越來越大。今年春節過后,不僅找上門來的本地及周邊的品牌企業越來越多,而且廣東、浙江等省的一些企業也把產品的包裝袋、吊牌等產品拿到了石獅來做。目前石獅的印包產品早已走出“閩門”,一些“無害化印刷”食品袋、“塑膠印刷”文體產品,還走出國門廣為日本等10多國家消費者所用。
有“賣相”有“品質”,抵御市場競爭的能力自然增強。今年紙張、粘膠、塑料等原輔料漲價更加利害,綜合漲價率達四成左右。過去石獅印包企業大都采用國內原輔料,圖個方便,但今年國內價格比國外還高。并且還要“一手交貨一手交錢”。為化解成本上漲的壓力,石獅一些骨干印包企業產品相應適度提價,但因“賣相”和品質上去了,客戶也大都能夠接受。
石獅的印刷包裝業在技術上互為補充、互為促進,不斷推動著整個行業的科技水平提升。目前,石獅印包行業的設備從日本的電腦全自動制版設備到德國的四色凸印機,從意大利紙塑錫泊包裝機再到美國的瓦楞紙箱成型機,應有盡有。去年石獅有兩家印包企業被認定為省級高新技術企業,有兩家獲得了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另有兩家印包企業納稅超過300萬元,有兩家印包企業在2007年度獲出口獎勵。有關人士認為:石獅的200來家印刷包裝企業雖然弱小,但仍是石獅產業經濟的一大配套和補充,這一被譽為石獅六大支柱之一的一行業,有著較高的科技含量和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