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貸危機牽連東莞鞋產品出口
美國次貸危機影響下,面向美國的東莞勞動密集型企業受到的影響初步顯現。
美國次貸危機效應波及東莞制造業。
美國是東莞最大的出口地。每年東莞有170億美元的商品直接出口美國,130億美元商品通過香港轉銷美國。自去年美國爆發次貸危機以來,消費市場萎縮,美元持續低迷,這種影響已通過訂單和匯率的方式傳導到東莞。今年1~2月,傳統大宗商品出口不增反降,其中家具及零件、服裝及衣著附件、塑料制品下降0.8%。
東莞市外經貿局副局長蔡康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東莞政府正在考慮和外資銀行接洽,比如恒生銀行、渣打銀行等,利用這些銀行的一些金融產品,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一些損失。而組建東莞特色“口岸保稅物流中心”,也將解決來料加工企業關心的內銷問題,還可以避免那些保稅料件所產生的還稅利息。
猛降近兩成
“東莞鞋”出口美國
猛降近兩成
3月19日,東莞海關公布了今年1月~2月出口數據,與去年同期相比,傳統大宗商品出口不增反降,傳統大宗商品合計出口17.2億美元,下降了0.8%。其中,家具及其零件下降7.1%,服裝及衣著附件下降4.7%,塑料制品下降9.5%。
昨日,黃埔海關鳳崗辦傳來的消息似乎又再次印證了傳統出口行業的受阻。今年頭2個月,東莞地區皮鞋出口3578萬雙,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了15.6%。“東莞鞋”出口市場主要是美國和歐盟。其中出口美國1448萬雙,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9.7%,出口歐盟429.6萬雙,同比下降10.7%。
事實上,從2006年10月7日,歐盟對中國皮鞋做出反傾銷制裁,加上從2007年7月1日起,國家將鞋類產品的出口退稅率下調2個百分點,“東莞鞋”的出口就開始持續走低。
傳統產品出口的“硬傷”是過分集中于歐美。美國是東莞最大的出口地。每年東莞有170億美元的商品直接出口美國,130億美元商品通過香港轉銷美國。美國爆發次貸危機以來,消費市場萎縮,美元持續低迷,這種影響已通過訂單和匯率的方式傳導到東莞。
不僅僅是“東莞鞋”,訂單減少是最近東莞出口企業遇到的普遍難題。鳳崗一大型港資服裝企業老板鐘先生透露,今年以來,不少主攻美國市場的服裝企業都處于半停工狀態。
“我們已經感覺到了次貸危機的影響。”長安鎮一家牛仔褲廠的負責人潘照說,他們公司生產的牛仔布主要供應給美國。目前,美國進口商在價格上非常敏感,采取了史無前例的采購從緊策略。潘照說,他很多業內朋友均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和訂單風險。
來自江西贛州的郭新保在石碣鎮開了間不大不小的飛利服裝廠。“現在的成本比去年高了將近20%,水費、電費都漲了,工人工資也漲到2000元多,待遇不好還沒人來。生意不好做了。”讓郭新保擔心的是,江蘇的銷售商時常向他抱怨,美元又貶了,接單也少了。郭新保不得不尋找新市場,規避“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市場風險。他把目標對準了南非,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接單還算可以。“你可以不買高檔品,但是總要穿衣服吧。”郭新保笑著說。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