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銀行對CPI和中國經濟的前景預測比我更悲哀
中國銀行近日發布了《2008年第二期人民幣市場分析》報告,該報告稱, 3月CPI最高增至8.4%,貨幣政策仍須從緊。該行同時預測, 2008年第一季度CPI平均同比增幅為8.1%,第二季度CPI平均同比增幅為8.5%。全年不會低于7%!
我們必須看到,當前我國的通貨膨脹有極大的政治背景。如果從更廣泛的視角看,很可能是緣于美國預謀中的,對中國的經濟戰爭。誰都知道,美國在讓美元主動貶值的過程中可能失去更多,或者說,他本來可以讓美元更堅挺,但卻什么也不做。原來,美元的大幅度貶值最終傷害的是中國,特別是中國的出口。由于人民幣大幅度升值,肯定地使中國產品在美的售價屢創新高,從而減少了美對華的貿易逆差。這必然使中國更加地延緩人民幣升值,從而使人民幣升值預期更強。雖然人民幣匯率沒有調整到實際水平,可以保持對美國的貿易優勢。但是,這使中國成為全世界熱錢炒作的重點。這自然地加劇通貨膨脹預期.
現在,由于全球一致地認定人民幣嚴重低估,因此使美國人有了更多的盟友,而美國各界更是廣泛不滿,國會兩黨一致認同。中國更加孤立。雖然中國大量的美元儲備可以隨時發動一場對美國的反擊戰——中國官員已經不斷地私下威脅要賣掉所有美元——致使美元大幅度貶值。而這兩敗俱傷的選擇實在是太難。美國人已經看準,這不會成為中美貿易戰或經濟戰的最后交火點。
目前,中國為保持與美國的貿易水平,不得不維持所謂漸進式的幣值升值。而全球的熱錢進入中國將更加肆無忌憚。而且,中國的企業和老百姓也加入了炒作人民幣低估的套利游戲。中國人民幣國內貶值國外升值的格局會使經濟面臨許多新難題:進入中國的外來直接投資越來越多,由此可能進一步刺激中國的通脹。而人民幣的實際貶值也將減少中國出口商品的利潤。
可以這樣認為,目前襲擊全球的金融危機,表面上看似乎是一次正常的經濟周期性衰退。但種種跡象表明,這場“危機”是由中美經濟戰所引發。而美國人已經悄悄地取得戰略上的優勢。美國的經濟地位并未因為美元貶值而弱化,相反,它在危機中嫁禍于人的技巧已使其具有更長期的經濟優勢,尤其是對中國的戰略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