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中國制造”躋身國際中高端
全國人大代表、飛躍縫紉機集團公司董事長邱繼寶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2007年,是中國談論全球化、國際化最多的一年,也是"中國制造"遭到西方媒體質疑和詬病最多的一年。應當看到,目前"中國制造"在國際競爭中存在劣勢,沒有強大的創新能力做支撐,就必然處在國際分工的低端,在國際競爭中就只能賺取廉價的血汗錢。要改變這一狀況,就必須通過自主創新掌握更多的核心技術,盡快用"中國創造"替代"中國制造"。只有通過自主創新,才能掌握決定市場的話語權和主動權。因此我認為,在廣大企業掀起技術自主創新熱潮的時候,迫切需要政府及有關部門從思想上高度重視企業的技術自主創新,建議其在工作上努力寫好十篇引導服務"文章":一是"認識篇",進一步激活企業技術自主創新的內動力。因為引導企業牢固樹立創新觀念是提高企業技術自主創新能力的前提。二是"主體篇",進一步調動企業技術自主創新的進發力。因為引導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是政府整個扶持工作的核心。三是"體系篇",進一步增加企業技術自主創新的推動力。引導企業健全技術創新體系是政府推動自主創新工作的突破口。四是"投入篇",進一步增強企業技術自主創新的支撐力。
加大技術創新投入是推進企業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物質基礎。五是"整合篇",進一步打造企業技術自主創新的研發力。整合各方科研資源形成創新合力是推動企業技術自主創新順利發展的根本措施。六是"中介篇",進一步提升企業技術自主創新成果的轉化力。引導社會建立健全技術中介服務體系是促使企業技術創新成果順利變為商品的根本措施。七是 "人才篇",進一步培育企業技術自主創新的競爭力。加強科技人才建設是推進企業技術自主創新的關鍵措施。八是"政策篇 ",進一步加固企業技術自主創新的穩定力。完善有力的政策措施是促使企業技術自主創新穩定有序發展的導航線。九是"法制篇",進一步強化企業技術自主創新秩序的維護力。良好的法制環境和法律秩序是企業技術自主創新得以正常運作和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十是"基礎篇",進一步增強企業技術自主創新的潛力。加強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是保證企業技術自主創新得以持續發展的先決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