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導渠:珠三角產業大轉移次第鋪開
孫建雄一顆懸著的心終于可以放下。首批包括制藥、建材、家具和木材加工5家企業。已確定將于年內進駐建設了兩年多的尼日利亞廣東經濟貿易合作區。
孫是合作區建設、管理和運營單位廣東新廣國際集團中非投資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這標志著經貿合作區的正式運營”。他說。
“尼日利亞廣東經濟貿易合作區”是廣東省近年來在境外打造的多個貿易合作區之一。這些經貿區將是廣東省內加工貿易企業向外轉移的一個重要平臺。
實際上,這種來自廣東省委、省政府的推力,正越來越強大。
3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到東莞進行專題調研,進一步強調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是東莞目前最核心的任務。
而記者緊接著從廣東省經貿委獲悉,加快省內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的工作正在緊張進行。
其中,珠三角將會逐步把占用資源較多,不具后續發展潛力的產業進行轉移,從而為發展具有更高附加值的創造性知識技術密集型產業和本地區優勢產業騰挪空間,以實現地區產業的重新布局。
向外轉移載體:境外合作區
“對于低端產業的轉移,這些經貿區比國內顯然更具優勢。”廣州經濟開發區國際交流余處長說,“而且,這為廣東的企業國際化邁出了實質的一步。”
這些合作區享有著當地政府給予的包括稅收、出口貿易自由、用工等多種優惠政策。以尼合作區為例,除上述優惠外,區內產品將獲得免關稅出口到歐盟、享有美國市場的準入和關稅方面的優惠待遇,而且不受美國和歐盟的進口配額限制。
尼合作區的產業定位為一個以家具、建材、五金、木材加工等產業為龍頭,實現以原材料加工為主體的自由貿易區。
“這些行業在尼日利亞設廠具有很大的價格和成本優勢。”孫建雄對記者舉例,“如以廣東省內企業成本累計為100%計算,那么在合作區內的木材加工企業成本累計為81.5%,換言之,合作區內企業的生產利潤比廣東省內增加18.5個利潤點。”
“這兩個境外經貿合作區的投入運營,顯然將在承接產業轉移方面產生積極的影響,特別是小五金、家具等產業。”廣東省外經貿廳對外經濟合作處處長周建平對記者表示。
新廣國際中非投資有限公司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海東對記者表示,“吸引正在尋找轉移的省內原材料加工、出口貿易、加工貿易企業到尼,是尼經貿區招商的主要目標定位。”
“雖然當地管理、產業鏈還很不完善,但對于初級、資源性企業來說,非洲是個值得考慮的產業轉移目的地。”廣東省商業貿易進出口公司負責人劉崢嶸對記者說,“珠三角成本太高,根本無法讓利潤已經很薄的初級產品企業維持下去。”
而對于向外延伸的初級產業,廣東省外經貿廳有關負責人為記者分析,“這些中低端產業向外轉移一方面帶動一些高新產品(如機電產品)的出口,改善外貿出口結構,也減少了貿易摩擦的風險,而更重要的,是企業國際化的步伐正在加快。因此,對珠三角,乃至整個廣東省而言這都是好事。”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