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逸韓企以紡織縫紉等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為主
韓國最大的商貿流通企業樂天集團在中國開設的第一家超市放在了青島城陽區,今年11月將正式開業。自1989年第一家韓資企業投資青島起,20年間8400多家企業投資青島。
然而來者有名,去者無蹤。
從2000年第一家韓資企業非法撤離青島起,共206家企業非法撤離青島。非法撤離中國的韓資企業,遠不止青島。2008年初,煙臺最大的韓國獨資服裝企業——世剛纖維有限公司的30余名韓籍高管集體外逃事件更是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參見本報2月22日《密集調研韓企“惡意逃逸”》相關報道)。
2008年1月21日,韓國政府產業資源部,聯合外交部、勞工部、法務部及韓國工商協會等組成“應對擅自撤離中國特別小組”分別在青島、廣州等韓國企業較集中的地區展開實地調查,以有效預防從中國擅自撤離的韓國企業數進一步的增加。
青島市委黨校政治學教研部課題組祁懷高、王義、孫濤、梅秋玲等人,經過調研,專門就此做了《青島韓資企業撤離現狀分析及對策建議》的報告,是中方權威機構的第一次正面回應。
日前,記者電話專訪了報告的主執筆人、長期關注青島與韓國經貿關系的祁懷高博士。
中小企業是“主力部隊”
《21世紀》:目前在青島的韓資企業有多少“撤離”?
祁懷高:由于外經貿部門和銀行部門統計口徑不一,所以很難對“青島韓資企業撤離”的數目做出準確的統計。
目前比較權威的說法是韓國進出口銀行截至2008年2月12日的數據,從2000年到2007年間,共有8344家韓國企業在青島投資,其中2.5%的企業(206家)已經非法撤離,尤以2007年的情況最為嚴重,非法撤離的企業多達87家,占撤離企業總數的42.2%。
從行業來看,其中工藝品(首飾)生產(63家,30.5%)、縫紉(16.%)和皮革(13.6%)等傳統勞動力密集型企業偏多。而員工在50人以下的企業無故撤離比率占整個無故撤離企業的55.3%。
《21世紀》:這種撤離是否對青島經濟有很大影響?
祁懷高:目前,我們很難在短期內評估部分韓企撤離對青島經濟發展的影響。但是有兩點可以明確。一是某些韓國媒體提出的“撤離潮”說法過于夸大,與事實不符;二是對青島經濟發展的影響是雙重的,我們要辯證地看。
我們調查發現,“撤離”的韓資企業大多是以紡織、縫紉、制鞋、皮革、首飾和玩具等加工業為主的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它們生存的基礎就是中國廉價的勞動力和優惠政策。對此,我們不必過于憂慮。不同的發展時期,對應著不同的發展理念、政策措施和經濟結構。目前中國營商環境的變化,以及由此帶來的成本上升,恰是產業結構升級的推力。
但我們也要正確認識“撤離”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尤其是警惕韓資企業非法撤離導致工人罷工、上訪等群體性事件。歷史上就曾有這樣的先例,比如韓企“凱撒電機廠”制鞋車間600多名工人罷工,職工代表到政府部門上訪。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