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都晉江上市企業:榜樣的力量
晉江板塊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上周五,福建七匹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七匹狼”)、梅花傘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梅花傘”)、福建鳳竹紡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鳳竹紡織”)相繼亮相企業年報。
此前,安踏和恒安的年報也對外公布。資料顯示,安踏去年營業額31.824億元,較上年增加超過1.5倍;凈利潤則暴增2.6倍,達5.378億元;而恒安去年的利潤更是高達10.1億港元,較上年度的6.97億元增長44.4%。
“這反映了資本市場上的‘晉江板塊’充滿了活力,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國內知名上市操盤專家倪忠森表示,這還會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效應,即已上市企業的發展業績給后備上市企業帶來很大的自信心,從而帶動晉江板塊的整體實力增強;反過來,晉江板塊效應得到富集之后,也將輻射給所有的上市企業,添置光環。
上市企業業績喜人
年報分別顯示,七匹狼去年主營業務收入86,905.41萬元,利潤總額12,336.24萬元,凈利潤8,869.65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79.62%、85.51%和77.22%;梅花傘去年實現營業收入28,098.30萬元,營業利潤2,616.72萬元,實現凈利潤2,293.69萬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45.22%、34.46%和32.50%;鳳竹紡織實現營業收入67,263.77萬元,利潤總額4,472.17萬元,凈利潤3,697.88萬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22.95%、-21.35%和-23.57%。
“這幾家企業的業績表現非常好,三家企業中只有鳳竹凈利潤較去年下降23%,其他幾家利潤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但總體而言,晉江上市公司業績均在預計之內,而鳳竹利潤負增長,也是因為其去年投資幾個大型項目而未產生效益而已。”中投證券晉江營業部業務主管蔡命港表示,他非常看好晉江板塊。
積極應對不利因素
事實上,作為晉江傳統企業,去年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一年。政策上,《新勞動合同法》相繼出臺,出口退稅率下降以及國家開始限制“三高一資”企業增長;經濟上,全球經濟不景氣,人民幣升值,原材料價格和勞動力成本上漲,多重因素交織,無疑帶給企業巨大的壓力。
然而,面對這種形勢,諸上市晉企都積極應對,各顯神通。如七匹狼通過終端建設、品牌塑造來鞏固自己的地位,鳳竹紡織通過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堅持產品的綠色環保來提升自身形象,恒安通過采取控制各項成本措施來降低財務支出,而梅花傘則通過拓展戶外休閑用品來補充產品品類,向終端挺進。
更甚有安踏的終端建設。安踏于去年7月登陸香港,截至2007年底,它就已經透過39家分銷商擴展安踏品牌在中國的零售網絡,開設4716間安踏品牌特許零售門店。其中,凈增加608間特許零售門店。同時,在上海、沈陽以及武漢開設有四間旗艦店。業內人士透露,安踏還將于今年內在大陸繼續增開600家專賣店,使總店鋪數目達到5300家。
“這些經驗和做法,也正是晉江其他同行值得借鑒學習的。”倪忠森表示。
榜樣的表率
目前,晉江已有10家上市公司,募集資金78.28億元。此外,還有擬上市企業達64家,其中,已向中國證監會申報企業1家,進入輔導期企業2家,已和券商簽正式合同企業11家,已實質啟動上市工作但未與券商簽合同企業18家,預計今年申報企業5~9家。
那么,面對這些后備的“弟兄們”,前面這些“老大哥”是否要作出榜樣呢?
“晉江上市企業的業績增長必然會推動整個晉江板塊的健全發展。”倪忠森告訴記者,已經上市的這些企業可以說都是每個行業里的領頭羊,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受到其他企業的關注,而他們上市及上市后的各種成功經驗也都是廣大晉企們值得借鑒和學習的。
最近幾個月,國內大盤一直不容樂觀,這不僅大大消減廣大投資者的投資熱情,也深深地挫傷了預備上市企業的積極性,這次幾家上市企業的驕人成績無疑給大家帶來一股新的信心,而對于晉江諸多傳統的勞動密集型企業,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投行副總監李華忠曾表示,上市最重要的是能讓他們從純粹加工、代工過渡到有自主品牌、有自主技術、有一定市場占有率的企業。
另一方面,晉江市委、市政府在晉企上市之路上可謂用心良苦。除了政策上實行鼓勵和資金上的獎勵外,還多次邀請國內外知名上市專家、學者針對性的為企業開展講座、培訓和咨詢等活動,甚至,政府還把證券交易所、證券中介機構直接搬到家門口,給企業做一對一的服務,努力創造了一個和諧的“資本晉江板塊”氛圍。
七匹狼:終端擴張尋求“商業新模式”
3月29日,七匹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新鮮出爐的年報顯示,目前該公司的渠道建設正在順利推行當中,由此帶動了2007年度營業收入的大幅增長。此外,太原七匹狼服裝營銷有限公司正在籌建的訊息,似乎進一步透露了七匹狼升級營銷網絡的決心。
在營業收入增長的同時,業界人士也擔心,營銷網絡擴張帶來的單店營利問題是否會困擾七匹狼。盡管如此,仍有眾多基金公司堅定持有或增持七匹狼股票。有證券界專業人士分析認為,七匹狼升級營銷網絡,并不僅僅是粗放的規模擴張,而可能意在發展一種較新型的商業模式。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