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兌美元:行走在破七邊緣
盡管3月份最后幾天,人民幣守住了7的整數關,3月31日的中間價是7.019,但是在過去的三個月里,人民幣依然以4%的升值幅度,創下了歷史新高。刷新了去年四季度剛剛創下的季升幅2.77%的記錄,這也是1994年中國外匯市場建立以來,人民幣升值幅度最大的一個季度。去年,人民幣對美元全年升值才6.5%左右。
人民幣加快腳步升值,也使各研究機構提高了對今年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去年底,機構預測2008年人民幣升值的幅度在6%-10%?,F在,他們預測人民幣將在今年升值12%-15%。
從目前各種情況來看,2008年人民幣加快速度升值,是改變以往迫于西方壓力而被動緩慢升值的狀態,進入主動加速升值的狀態。農業銀行溫州市分行國際業務部葉樂華認為,按照目前的升值幅度,在年底的時候,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完全有可能達到6.4。
人民幣對美元的快速升值,卻并不代表人民幣對其他貨幣也在快速升值,相反,對歐元等貨幣一直貶值。2005年7月以來,人民幣對歐元貶值了近10%;與日元基本持平。
加快升值利弊相依
葉樂華說,從當前整體的經濟角度來看,人民幣加速升值,是一個正確的選擇。雖然加速升值會影響出口貿易,但是如果不再加速升值,當前政府對國內通貨膨脹調控的努力,極有可能失敗。如在2007年下半年以來國際市場油價大幅上漲的過程中,為了抑制通脹,政府禁止國內汽油和化肥等相關產品價格上調。雖然這種調控在短期可能奏效,但是從長期來看,國內外價格趨同無法避免。因為石化行業長此以往,必然虧損,為了避免虧損,石化行業整體上會降低產出,從而導致計劃經濟時代的短缺再次來臨。當那一天不可避免的到來時,對實體經濟的打擊將會造成更加嚴重的后果。
而通過加速人民幣升值,國家在進口石油、糧食等戰略資源方面,會降低成本,從而更容易控制通貨膨脹的發生。2007年7月份,歐洲央行決定讓歐元兌美元升值以對抗石油價格的上漲,從目前來看,歐元升值對歐洲的企業和消費者整體上是有利的。這次歐元兌美元升值之后歐洲沒有出現日本上世紀90年代經濟崩潰的現象,是因為此次實際上并不是歐元升值,而是美國在2001年“9·11”之后為了支撐兩場戰爭而過度發行美元和經濟蕭條,導致美元本身存在貶值的空間。此次石油等原材料價格的全面上漲,實際上是全球資產對美元的一次價值重估。如果人民幣不對美元加速升值,那么,人民幣將繼續處于低估的狀態。其結果就是,出口產品只能繼續壓制國內的成本,而進口產品,卻要付出更高的價格,兩頭都會受到國際市場的剝削。
當然,人民幣加速升值,必然會對部分行業和企業造成重大的影響,部分企業將不可避免的被淘汰。但是,加速升值,也是一次強制性的升級換代的過程。從日本等國的發展過程來看,在這個過程中,部分企業將被淘汰,但是,另一部分企業通過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提升品牌形象,將在這次的考驗中脫穎而出,成為世界級的企業。
葉樂華建議,對于溫州的企業來說,可以到銀行辦理遠擇期結匯業務來鎖定遠期美元結匯價格。通過辦理該業務,一方面可以了解央行對遠期人民幣升值的幅度,另一方面,鎖定美元遠期匯率價格后,在今后報價和簽訂合同的時候,可以提前知道收匯時的匯率價格水平,從而提前知道自己的一筆合同將會盈利還是虧損,有助于企業及早做出合理的決策。
升值對股市有利有弊
人民幣升值對于我國經濟發展有利有弊,因此對不同的股票影響也不一樣。
業內人士認為,人民幣升值主要通過兩種途徑對不同行業產生影響。一是因人民幣升值所導致的資本成本和收入的提升將在長期內改變我國的經濟結構,重新賦予行業不同的成長速度,并使不同行業的企業業績出現分化。二是人民幣升值在短期內改變行業內企業的資產、負債、收入、成本等賬面價值,通過外匯折算差異影響其經營業績。概括而言,人民幣升值將對進口比重高、外債規模大、或擁有高流動性或巨額人民幣資產的公司是長期利好;而對出口行業、外幣資產高或產品國際定價的行業沖擊較大,如有色金屬、電子元器件、家電、部分農產品以及紡織行業等。
我市某證券公司人士說,實際上,所有的利好跟利空,都被事先消化,因此對行業的利好,不一定能在個股上充分體現。在股市行情低迷的時候,這些受惠于人民幣升值的企業的股票,即使人民幣加速升值,依然難逃下跌的命運,因此投資者在選擇個股的時候,不能把人民幣升值的因素,作為選擇股票的唯一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