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紡企:匯率變遷中求生存
截至目前,今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升值幅度已達4.47%。短短4個多月,人民幣升值之快,已經使很多出口紡織企業面臨巨大挑戰。
東華大學紡織經濟研究所顧慶良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紡織服裝行業是低利潤的行業,大部分都是出口企業,以往也大多采用美元來結算,因此,人民幣升值對這個行業的出口企業影響很大。同時,勞動力成本增加、出口退稅下降等諸多因素也使得紡織出口企業的經營變得舉步維艱。
顧慶良認為,在匯率波動的時期,政府并不需要刻意出面調整,而是應該靠市場來調節,在這一過程中,企業會通過創新來提高自身的水平而避免被市場淘汰出局。產業結構的調整也將借此得以推動和實現。
顧慶良建議,在技術層面上,企業可以放棄美元結算,而改用歐元等其他幣種。另外,企業在最初談判時,應該充分考慮匯率波動的因素,以防止因人民幣升值造成的損失。
在戰略層面上,出口紡織企業應改變過去以成本導向競爭和以價格競爭的模式,轉而靠服務、靠產品質量的提高、靠產品附加值的提升在國際市場獲得更多的位置。同時,企業還應該尋求市場的多元化,做活國內市場。
對于今年紡織出口的前景,顧慶良認為“有點麻煩”。短期內,國際市場的購買力有些疲弱,不過,從長遠看,依然有著很大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