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態兩極化之調研篇
- 理論知識的極大豐富,現實實踐的極度匱乏
調研背景:
2007年下半年,由于我公司:纖纖國際化妝品商行—大學生創業孵化平臺,打算進入大學市場,于是我們展開了在大學校園招聘大學生做校園總代理的兼職招聘活動。為了輔助我們活動順利進行,前期我特意在北京學院路八大高校(中國地質、北京航空、北京科技、中國農大、中國礦大、中國林大、北京郵電、北京語言)和中關村四大名府( 人民大學、首都示范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工商大學)共計12所中國知名高校做了一個調查。
調查目的:
1、看大學生在大學期間的四年里,是否對自己職業規劃有清晰的認知或準備在大學期間做一份自己將來的職業規劃;
2、對自己的職業目標,是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還是最終想擁有自己的公司創造自己的一份事業?
3、最后,大學生們打算如何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是否在校園期間愿意嘗試做一份到兩份兼職工作。從而在真正的實踐中,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職業規劃,是否真正的復合自己的興趣和能力?
調查問題:
1、 您準備在大學期間做一份自己的職業規劃么?如果有,是否已經形成與文字呢?
2、 您的職業目標是將來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還是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公司?
3、 為了更快實現您的目標,您打算在大學期間做一份到兩份兼職的工作么?有的話曾經做過多長時間?
4、 您喜歡參加成功人士召開的大學生創業指導、管理、經驗的講座么?如果有,已經參加的講座 有 ?舉1-2個例子。
5、 在學校您喜歡參加各個學校的社團活動和與不同的同學交流認識么?有的話,經常參加的社團有哪些?具1-2個社團的名字。
調查結果:
學院路和中關村共計12所高等學府,我們一共發放了宣傳調研表:2400份,每所高校發放200份宣傳調研表。歷時2個星期,共收到1233張回執調研表,也就是說世紀參加人數為1233個學生,平均每所高校有100人左右直接參加我們的調研,親自回答了我們提出的問題。大學生參加人數男女比例2:8。(化妝品公司 女生參與性比男性高)
調研表統計:
1、 在大學生校園期間,準備籌劃自己的職業規劃的占90%,但,其中85%沒有付出行動,沒有落實與文字,屬于空想范圍;只有5%已經列好畢業2-4年的短期規劃。剩下10%的回答,是不準備。
2、 針對第二個問題有30%的同學想擁有穩定的工作,其中以女生為主。其余近50%的女生和近20%男生回答,希望大學畢業2-3年,就開始創業并擁有自己的公司。
3、 針對第三個問題,在校園期間想做兼職的同學,占到90%以上,但曾經做過兼職的同學只占15%,最長時間沒有超過3個月。
4、 以下兩個問題,同學們喜歡參加校園社團活動和聽成功人士講座的比例占60%左右。也就是說性格外向喜歡交往的同學,大部分都愿意參加類似的社團和講座活動。
調研表分析:
由以上統計的數據,充分說明當代大學生,絕大部分在校園期間都沒有做好自己職業規劃的能力。美好想象是人生自有的本能,比如說創業成功、家庭幸福、衣食無憂等等。所以說,大學生的理論知識充分豐富,現實的實踐經驗極度匱乏,已經成為大學生明顯的兩極分化,這也是中國大學生的特殊教育,特色國情,所導致的問題。
如今大學畢業就等于失業的嚴重性,已經引起了人們對大學教育的嚴重質疑。例如:中國廣大的中產階級手中稍微富有的家庭,都會從上高中就已經把子女送到國外就讀。中國的政府官員子女和富家子弟有絕大部分生活在國外,只是放假時間回國來度度假而已。
當今中國,面對強大的就業壓力,在校學生似乎只有等畢業后才真正體會,而在校園內的他們依然沒有受到任何干擾。
據某媒體報道,04年中國大學生就業率為70%,也就是說04年有30%的大學生沒有找到工作,這還只是政府對外公布的數字,更甚者,有媒體報道,06年大學生的就業率僅為30%,這與政府報道的數字恰恰相反。總之,帶著諸多的疑問我也就參加了工作。
如今,我坐在辦公室對大學生進行招聘的時候,總是感覺招聘的艱難,剛開始招了3個剛畢業的大學生,發傳真、發快遞都連連出錯。這種辦公常識竟然難倒一大片大學生。不得宜,我只要把工資調高到1500塊錢,只招聘擁有2年工作經驗以上的人才。因為,我們小企業不是慈善機構,我們沒有義務去培訓員工。而在北京,在中國像我們這樣的中小企業占到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