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內衣標準制定年內完成
近日,從國家針織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了解到,用于檢測發熱內衣中發熱纖維的測試儀器已經從日本進口。經過儀器調試后,檢驗中心目前正在進行大量的前期試驗,以掌握檢測發熱纖維的各項工藝參數。
發熱纖維是近幾年日本最先發明的一種功能性纖維,東洋紡、旭化成、美津儂等公司均有生產,在日本已經有所應用。據檢驗中心主任于建軍介紹,在日本這種纖維主要用來生產醫療繃帶,并沒有相關的監測標準,多是根據用戶要求確定發熱纖維含量多少。
年前,國內市場上出現了所謂的“發熱內衣”,形形色色,個別企業夸大宣傳誤導消費者。為此,將由中國針織工業協會牽頭制定相關標準,以規范市場秩序。于建軍告訴記者,測試發熱纖維與其他纖維的試驗方法已經掌握,但是,發熱纖維應用在服裝上的配比比例是多少,含量在怎樣的范圍內即可以發熱,能夠升溫多少,可以保溫多長時間等,都需要進一步確定。
目前,檢驗中心正聯系生產工廠織造含有發熱纖維的針織面料,做大量試驗,力圖找出發熱纖維用于內衣效果理想的平衡點。這項工作也是為下一步制定發熱纖維內衣標準作準備。據悉,發熱內衣標準立項去年底獲得審批,爭取在今年完成標準制定,交于國家有關部門審核。
在發熱內衣標準制定之前,為了規范市場,保護消費者利益,中國針織工業協會啟用黃底黑字“發熱內衣”標識,即貼有發熱內衣標識的產品,其生產廠家必須按照發熱纖維發熱度不低于5℃、含量不低于5%的標準設計制造,并到協會備案。
相關鏈接:2007年11月,中國消費者協會和中國針織工業協會召開發熱內衣和保暖內衣產品機理與警示說明會,就兩種內衣不同之處作詳細說明和實驗演示,并提醒消費者,購買發熱內衣時要查看產品是否貼有標明發熱纖維名稱、發熱效果和添加比例等標識。與此同時,中國針織工業協會宣布將著手制定發熱內衣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