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德本的裁縫鋪
青海新聞網訊 “黨的好政策讓我們牧民也過上了像城里人一樣的幸福生活。”這是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過馬營鎮麻什干村一社村民德本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肺腑之言。
陽春3月的一天,德本正和兒子多杰扎西、兒媳西毛忙著趕做別人在他這里定做的幾件藏袍。原來,德本一家5口人,是2003年遷到馬營鎮的。這之前,他一家居住在麻什干的草原上,因為居住偏遠,沒水、沒電、交通不便,電話就更不敢想了,一家人的生活也完全指望著一群牛羊,日子過得緊巴巴。看到曾一起放牧的村民陸續搬到過馬營鎮,德本和家人合計后也下了決心,賣掉了牛羊,拿出4萬多元的政府補貼,買下了鎮政府的規劃房,舉家搬到了以前一年也來不了幾次的過馬營鎮。
初來乍到,沒有了牛羊,德本那雙握慣了牧鞭的手空了,心里也空落落的沒了主張。一天,德本在大街上閑逛,忽然他發現街面上沒有一家藏服加工鋪。這時,他靈機一動,想起自己跟母親學過做藏袍的手藝,何不在自己家里開一個藏服加工鋪呢?鎮上的領導聽了他的打算后鼓勵說:“鎮上還真沒有干這一行的,準行1他打定了主意,接下來進布料、買縫紉機,專門騰出一間房子,經過一番緊張而興奮的忙乎,德本家的裁縫鋪開張了。
經過全家努力,誠信待客,德本的生意逐漸好起來,在當地小有名氣。2004年,靠藏服加工,德本的腰包里裝進了以前全家幾年放牧牛羊的收入。錢掙多了,活更忙了,德本明顯感到人手緊張,這時,他又開始教兒子學手藝。2005年,兒子成家了,兒媳婦也成為“家庭服裝廠”的一員,生意更紅火了。有了錢,德本開始重新設計他的家庭生活,去年,他買了新款的家具,購置了品牌家電,就連窗簾也換成了新的。他興奮地說:“現在黨的政策這樣好,我不但要想著掙錢,還要像城里人一樣學著享受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