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交會上出口企業心情各異
15日,第103屆廣交會在廣州如期開幕。本屆廣交會最引人關注的一點是,受人民幣升值、原材料漲價、美國次貸危機等多重不利因素影響,全國出口型企業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素有“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風向標和晴雨表”之稱的廣交會將會出現何種新特點,無論是政府官員、企業代表還是國際買家,都希望從中找到答案。
昨天出席廣交會開幕儀式的商務部部長陳德銘表示,目前中國外貿進出口狀況還比較理想,商務部高度關注中國外貿出口形勢。記者還獲悉,商務部為此派出調研組專門針對紡織服裝、玩具、鞋三大類傳統出口產業進行深度調研。
廣東:出口遭遇最困難時期
與此同時,昨日召開的省外經貿廳2008年外經貿形勢報告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07年廣東對外貿易在負重前行的情況下第22年保持全國第一,進出口額超6340億美元,占全國1/3;而今年第一季度,廣東對外貿易增速出現明顯下滑,進出口貿易總額、出口額和進口額三項指標均落后于全國增長速度超過10個百分點,只有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一項的增幅高于同期全國平均水平。
為此,省口岸辦主任、省外經貿廳副廳長鄔公權呼吁,目前是廣東出口最困難的時期,必須高度警惕出口進一步下滑的風險。
小企業:悲觀焦慮
鄔公權介紹,作為中國出口第一大省,廣東今年一季度紡織品、制鞋、玩具三大輕工產品出口只分別增長0.4%、9.8%和4.8%。記者發現,這一數據與廣交會相關參展企業現狀可謂互相呼應。記者昨天走訪了廣交會上20多家深圳的紡織品、制鞋、服裝等參展企業,它們絕大部分是多年來堅持參加廣交會的出口型企業,無論在自身企業的起步、高峰還是眼下的困難階段,都堅持每年花上少則十多萬元、多則數十萬元資金參加廣交會。縱然如此,他們還是不約而同發出“人民幣‘破七’后不知如何對外商報價”、“有些訂單不僅白干還倒虧” 的聲音。
深圳市通宇捷進出口有限公司是一家年出口百萬打產品的小型內衣企業,此前公司靠電話、網絡和海外客商聯絡,日子就可以過得不錯,但是今年再也坐不住了,“如果人民幣每月升值1%,半年內就將耗盡5個點毛利,我們的出口將越做越虧。有些同行接不到訂單已經關門了”,其負責人WENDY小姐說。
中型企業:考慮轉型做品牌
與小型企業的被動、無奈相比,中型出口企業更多是在等待中尋找出路。在福田保稅區的深圳市泓黃和進出口有限公司主要做男女外套,年出口1000萬美元,主要銷往西歐市場,在全國各地的工廠不下萬人。總經理葛宏文表示,受不利因素影響,被迫把產品價格提高了近20%,但一件夾棉的外套也不會超過20美元,“我考慮下一步轉做高檔產品,就是面料和款式新穎、環保的高附加值產品,東南亞國家工廠還無法做的產品”。
大企業:早已轉型不懼挑戰
在一些規模較大的出口型企業展位,記者看到的是另外一種景象:寬敞華麗的展位,歡快的音樂節奏,洽談、觀摩人流如織,工作人員忙得不亦樂乎。
馬慶成是深圳市雪仙麗發展實業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他在公司成立初期就堅持海外代工和國內自有品牌各占一半,目前在國內家居服市場已站穩腳跟。他介紹,“公司的產品價格最近上升20%左右,向老客戶解釋是由于原材料、勞動力成本上升帶來的,大部分都可以理解和接受”。
商務部:高度關注出口形勢
出席昨天廣交會開幕儀式的商務部部長陳德銘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目前世界經濟下行和CPI上漲,對中國商品出口影響較大。但從海關總署一季度的統計數字來看,中國的外貿出口還處在合理區間。”
“目前中國外貿進出口狀況還比較理想,沒有必要太大驚慌。”陳德銘表示,從國別來講,一季度中國對新興國家、歐洲、日本的出口在增加,對美國出口增幅明顯減少。而從商品結構來看,主要是對紡織業、服裝業、箱包、鞋、玩具等容納勞動就業比較多的產業出口影響較大,但還沒有到負增長。目前看來,中國外貿進出口總體形勢還是好的,商務部將逐月觀測中國外貿出口形勢,如果出口有較大影響,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將根據形勢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