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鞋”大步走向高檔
第103屆廣交會二期展出正式啟幕。廣交會現場,四川鞋企展位緊鄰沿海企業。對比“鄰居”的展品,成都旭耀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侯曉霞發現,今年,廣東、浙江鞋依然走低價路線,而川鞋則已經整體向中高端轉移。
記者從參展的四川企業獲悉,面臨新的出口形勢,加速產品升級換代的不只在鞋業。
廣交會是中國外貿的晴雨表,我省大部分外貿企業幾乎全年的訂單都是在這里簽訂。廣交會上傳出的“四川造”向高端轉移新信號,反映了我省外貿結構調整所帶來的可喜變化。
內憂外患迫使企業升級
本屆廣交會上,新貌取代了許多舊顏。去年,東莞上千家鞋企倒閉。出口的嚴峻形勢,是最直接的原因。這讓參展商倍感壓力。四川九洲電器集團國際市場部部長助理易繼春算了一筆賬: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下降以及原材料、人力成本等因素的影響,利潤下降了20%以上。而紡織、服裝、機電這些四川優勢產品,均受此挑戰。另外,在紡織服裝領域,成本更低的印度、巴基斯坦和越南,成了中國企業的最大競爭對手。四川德陽潤寶印染有限責任公司去年就有近30%的訂單,流向了這些國家。該公司營運副總經理周強表示,若人民幣繼續升值,外貿形勢今年可能更嚴峻。
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厘清四川外貿所處的位置:四川比沿海的物流條件要差得多,和東南亞新崛起的加工貿易國家相比,成本優勢并不明顯。要在出口中占有一席之地,四川要錯開別人的低端路線,在中高端市場闖出一片天地。因此,在此次參展中,省商務廳對擁有科技含量、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的中小企業,在展位分配上給予了一定傾斜。這種思路得到企業的認同,因為同質化的“四川制造”已沒有太多競爭優勢,而那種附加值高、差異化大的產品,更有競爭力。
高端路線還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利潤空間。如一雙鞋的利潤只有幾元錢,而“精品”鞋則是幾十元錢。高端市場的打法,已讓川企嘗到甜頭。成都艾民兒有一款高檔女鞋,在歐洲市場能賣到260歐元,由于款式新穎,質量上乘,該鞋一上柜就供不應求。一直打品牌路線,公司客戶已擴展到30多個國家。
做深產業有了產業鏈支撐
要整體打造高端形象,產業鏈完善是強有力
的支撐。四川已具備了這樣的條件。本屆廣交會,40多個紡服鞋類“川軍”的展位連成一片,成為最亮麗的風景。從坯布、印染、布料、加工到成品,環環相扣,客商都能從中找到中意的供應商。
而在省匯利達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業務五部經理唐雯靜記憶中,早期的廣交會,川企大都單打獨斗,難成氣候。艾民兒展位負責人江銳深有體會:之前做鞋,從皮料、扣件到加工,全要到廣東做。但隨著成都鞋業產業鏈的完善,除了一些特殊配色等特殊工藝外,在成都,生產可以全部到位。因此僅從提前交貨期來看,川鞋就可以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機會。
省商務廳外貿處處長楊春軒表示,做大龍頭企業,做強產業鏈,做實基地建設,是今后四川發展外向型經濟的重要路徑。
綿陽佳聯印染有限責任公司與其上下游產業相互成長歷程,印證了這種做法的有效性:自從該公司在川設立了唯一一家印染基地,打破了原來由于印染技術落后對四川紡織業的制約。這個舉動,讓其上游坯布供應商———四川棉麻集團第一紡織廠,購進1000多臺織機進行技術改造。此外,四家下游企業,還專門從廣東惠州遷移過來。這徹底改變了紡織基礎不強的綿陽三臺的產業
格局:以綿陽佳聯為龍頭,這里將成為四川最大的工裝生產基地。
完整的產業鏈,猶如潤滑劑,企業在追求“高附加值”的轉型時變得相對容易。每天,艾民兒都有100雙新樣板出來,“規模如同一個小工廠一般”;而德陽潤寶印染公司,從單純的印染業抽身出來,以當地產業鏈為支撐,生產高檔床上用品。該公司營運副總經理周強指著身旁淺褐色頗具美國風格的10件套介紹,在美國市場可賣500美元,說明其間還有很大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