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保大棄小” 小企業貸款困境埋隱憂
貨幣從緊、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率下降、勞動力和原材料價格上漲……去年以來,多重壓力同時涌向出口型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作為中小出口企業占很大比重的江蘇省,其小企業經營和融資現狀如何呢?
江蘇銀監局剛剛完成的兩項調查的結果令人擔憂。調查顯示,去年以來小企業的貸款滿足程度逐季下降,資金鏈緊張,而成本上升和退稅率下降侵蝕了這些小企業的利潤,一些紡織服裝等勞動密集型企業甚至處于虧損的邊緣。
更令人擔憂的是,若對銀行依賴性較高的小企業陷入融資困難和利潤下滑的惡性循環,置身其中的銀行又豈能全身而退?
貸款滿足率逐季下降
在貨幣從緊、銀行信貸規模有限的環境下,最擔心的是銀行“保大棄小”。然而,江蘇銀監局對蘇州、常州、南通等6個市、20家銀行、120戶小企業的調查顯示,去年一季度以來,小企業的貸款滿足率的確呈下降趨勢。
調查顯示,去年一、二季度120戶企業申請獲批貸款11.9億元和17.4億元,貸款滿足率分別為92.53%和91.51%,但隨著從緊貨幣政策的實施,三、四季度獲批貸款分別是14.9億元和15.5億元,但貸款滿足率卻下降為83.87%和80.23%。
今年1、2月,120戶調查企業貸款滿足率為87.61%,與去年下半年相比的滿足程度有所提高。但江蘇銀監局的一位人士分析,年初是貸款增長最快的時期,而且考慮去年下半年一些銀行因為貸款規模用完,對部分企業的貸款只能挪至今年初發放,所以87.61%的滿足率應該是較低的。
而對120戶的問卷調查顯示,只有75.83%的小企業認為其資金需求基本得到滿足。另一個反映貸款增長情況的指標“貸款戶數環比增長率”顯示,去年以來小企業貸款戶數環比增長迅速下降,從去年一季度末的5.09%降至今年2月末的1.50%。
上述江蘇銀監局人士說,去年末,中國銀行(5.21,0.43,9.00%,吧)常州分行小企業貸款余額僅占各項貸款2.69%,信貸緊縮下,該行退出的主要是小企業客戶。
利潤下滑不可避免
連續6次加息和銀行利用貸款資源緊缺上浮利率,導致議價能力較弱的小企業借貸成本大幅增加。調查顯示,120戶小企業中,78.33%的企業執行基準利率上浮10%以上,其中,上浮20%以上的企業有38.33%。
人民幣持續升值讓出口型小企業的經營舉步維艱。4月中旬,江蘇銀監局局長于學軍赴無錫和蘇州與20多戶出口企業進行座談,有的出口企業反映,如果不提高美元報價,企業匯兌損失將加重、利潤空間被壓縮,但提高美元報價的結果則是訂單流失,目前一些小型企業開工率只有50%~60%,有些企業已經虧損甚至倒閉。
而出口退稅率下降或取消對江蘇出口能力較強的服裝鞋帽等行業的影響最大。此外,原材料成本和員工工資趨高也在吞噬著企業利潤。泰州靖江永固轎配公司反映,由于去年11月至今年2月鋼材每噸上漲近2000元,人工工資上漲30%,導致企業1至3月份經營現金流凈減少180萬元。而無錫華宏集團則說“該公司三分之一的收益被成本上漲抵消”。
違約風險加大
小企業貸款滿足率在下降,同時貸款在小企業負債中的比重也在下降。2007年四個季度該比重分別為41.88%、37.17%、27.00%、30.37%,到今年2月末,已降至27.70%。但上述江蘇銀監局人士認為,這一比重仍是很高的,而且問卷顯示120戶小企業中有115戶認為在需求資金時首選銀行貸款,占95.83%。
小企業盈利能力削弱、利潤下滑將對銀行的小企業存量貸款帶來考驗。上述人士認為,一旦企業因無利可圖或虧損導致停產退出市場,銀行很難全身而退。
于學軍對這一問題的嚴峻性很擔憂,他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如果宏觀調控政策不改變,再維持一個季度,銀行的不良貸款就很可能上升。”在22日召開的江蘇銀監局一季度監管例會上,于學軍鼓勵銀行多向中小企業貸款,盡量使風險爆發少一點,因為“如果現在不支持中小企業,等這些企業大面積垮掉,就會出現銀行系統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