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械工業利潤或將回落至20%
據《中國工業報》報道,4月21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下稱中機聯)副會長朱森第在行業一季度經濟運行分析會上稱,2008年中國機械工業利潤增幅或將回落至20%。2007年1至11月,該行業曾創下47.79%的利潤增幅。
4月25日,中機聯向《財經》記者提供的一份行業分析報告顯示,1至2月,中國機械工業企業實現利潤581.27億元,同比增長36.86%,比2007年同期增幅(53.27%)下降16.41%;比2007年1至11月的增幅(47.79%)低10.93%。
在幾天前的分析會上,相關專家認為此兩月向好的利潤數據可能僅是表象。中機聯執行會長蔡惟慈認為,部分企業所用原材料仍是2007年低價時購入,成本上漲壓力未充分體現;部分上市公司通過資本市場獲利,也使主業盈利發生扭曲。
分析報告顯示,1至2月全行業生產仍保持高位運行,除文化辦公設備子行業外,其他子行業均有兩位數增長。工程機械子行業增長38.63%,石化、重型礦山、機床工具、機械基礎件、食品包裝機械等,都超過了30%。
但主要指標的增幅均低于2007年同期。其中,工業總產值11427億元,同比增長26.15%,增速回落7.17%。銷售產值11084億元,同比增長27.79%,增速回落4.96%。
發電設備生產在連續幾年高速增長后,1至2月首次出現負增長。汽車子行業1至2月產量累計151.5萬輛,同比增長12.46%,但去年同期增幅則為21.5%。其中,轎車1至2月累計生產82.21萬輛,增長9.99%,遠低于去年同期29.06%的數據。
由于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原因,行業內虧損面擴大,虧損企業、虧損額上升。1至2月匯總的73100家機械工業企業中,虧損企業16184家,同比增加1071家。虧損額為100.61億元,同比上升15.36%。
另一值得關注的現象是,機械工業進出口總額增幅回落,并出現近年少有的進口增幅快于出口增幅情形。在此之前,機械工業已連續三年出口增幅高于進口增幅達20%。
1至2月,出口340.42億美元,同比增長25.96%,比去年同期增幅(57.64%)回落31.68%;進口281.25億美元,同比增長27.58%,比去年同期增幅(19.27%)提高8.31%。進口增幅高過出口增幅1.62%。
報告認為,出口增速放緩有三大原因:一為春節、雪災等短期因素;二是美國經濟下滑的傳導效應逐漸顯現;三是出口退稅下調等綜合政策影響。進口增速加快則是因為國內固定資產投資不斷加快,以及國家出臺鼓勵進口高新設備相關政策等。
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財經》記者,2008年機械工業的真正利潤情況會在6月左右明朗化。機械企業應對大環境變化,應當加快產業升級,對產品結構進行優化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