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模具產業面臨的各種風險
“十一五”期間,中國模具業市場份額將達1200億元。雖然目前模具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但是受外資壟斷擠壓產業利潤空間以及內資企業自身存在種種問題的困擾,產業投資風險陡然上升。
模具制造是制造業的根基,在電子、汽車、電機、電器、儀器、儀表、家電、通資產品種,六到八成的零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型。2005年中國模具市場容量已達800億元左右。“十一五”期間,中國模具業市場份額將達1200億元。雖然目前的模具產業具有廣闊市場空間,但受外資壟斷擠壓產業利潤空間以及內資企業自身存在種種問題的困擾,產業投資風險陡然上升。
一、外資企業正加緊蠶食模具市場
“十五”期間,我國模具企業得到快速增長,年均增速達20%。2005年中國模具行業模具銷售額610億元,比上年增長25%,加上20多億美元的進口份額,中國模具市場容量已達800億元左右。專家預測,“十一五”期間,中國模具市場份額將達1200億元。
近年來,國際模具制造巨頭在中國投資設廠的新一輪擴張正如火如荼。德國海拉吉林落戶;日本豐田模具天津設廠;芬蘭貝爾羅斯公司投資興建的深圳模具制造廠不久前正式投產,專為電信、保健、電子、汽車等行業提供高檔模具產品。
外資大量獨自進入,對提高我國自身的模具水平無任何幫助。外資企業擁有先進的技術和資金實力,再利用中國的勞動力和便宜的原材料,競爭優勢不言而明,其一直占領的高端模具市場中國企業更加無法進入,也就是說中資企業沒有機會提升檔次。中資企業最怕的是自身實力尚未增強,外資企業已對中國模具市場完成壟斷。
目前,我國模具企業規模僅次于日本和美國,但大多集中在中低檔領域,技術水平和附加值偏低。據中國模具工業協會提供的數據,我國制造業急需的精密、復雜沖壓模具和塑料模具、轎車覆蓋件模具、電子接插件等電子產品模具等,仍然大量依靠進口,模具產品的進出口逆差超過10多億美元。
二、內資企業存在的諸多問題丞待解決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目前共有生產模具的廠點約2萬多家,其中一半以上是自產自用的。同時,絕大部分都是小型企業,近年來,模具行業結構調整和體制改革步伐加快,但設計制造水平在總體上要比工業發達國家落后許多。主要表現在:
1.行業創新能力薄弱
模具行業是技術密集、資金密集的產業,隨著時代的進步和技術的發展,能掌握和運用新技術的人才異常短缺。高級模具鉗工及企業掛管理人才也非常緊缺。由于模具企業效益欠佳及對科研開發和技術攻關不夠重視,因而總體來看模具行業在科研開發和技術攻關方面投入太少。民營企業貸款困難也影響許多企業的技術改造,致使科技進步的步伐不大,進步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