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線紡織服裝專業市場空間漸趨飽和
2007年,我國430個銷售額過億的紡織服裝專業市場,創造了8500億元的營業額。紡織服裝流通環節的高額利潤,吸引著大量的投資人進入。從2007年到2008年,還有37個建筑面積1000多萬平方米的紡織服裝專業市場即將開業,項目總投資額約有640億元人民幣。
根據近年來對紡織服裝專業市場的調研,對產業發展方向、國家政策傾向等客觀因素的分析,首批獲得我國管理咨詢師資格認證的高級經濟師張家骕,對專業市場的投資導向作出了新的預測。
一個月前,商務部下發了《商務部、財政部關于家電下鄉試點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政府想通過家電下鄉的惠民工程,激發潛在的巨大市場。在提高農村生活質量的同時,試圖解決目前國內家電生產過剩,緩解家電貿易順差帶來的摩擦問題。TCL、康佳等領軍企業率先制定方案,計劃2008年打開農村家電市場的大門。
“家電下鄉試點工作的開展,勢必會引起家電業銷售渠道向‘下’滲透。”張家骕說。他一直在關注“家電下鄉”的進展,因為“進縣下鄉”戰略,同樣也適用于正處于發展拐點的中國服裝產業,而服裝專業市場,將在這個過程中擔當重要角色。“服裝專業市場要將目光瞄準三級城市,從網狀輻射布局向垂直輻射布局做結構性調整,會挖掘出新的投資空間。”張家骕說。
向“上”拓展不如向“下”傾斜
記者:目前服裝專業市場的興旺發展,吸引了大批的商業資本進入,基于怎樣的依據,您提出服裝專業市場“進縣下鄉”的戰略主張?
張家骕:目前來看,服裝專業市場發展速度很快,但過多集中在一級城市,使得市場的輻射半徑過大,很難實現充分營銷。另外,都市服裝專業市場已經進入區域飽和狀況,且大多競爭激烈,高居不下的地價,使得開發成本過高,也就是說,未來一線城市難有服裝專業市場的拓展空間。
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走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按照統籌城鄉、布局合理、節約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帶小的原則,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以增強綜合承載能力為重點,以特大城市為依托,形成輻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可以預見未來幾年中國城鎮化率將逐步提高。因此,縣域服裝專業市場的發展也將隨之呈上升趨勢。
-
- 確定